BIM模型项目各阶段应用的优点
1、方案阶段:根据各项目设计的要求建立BIM模型,将BIM模型应用到建筑方案的讨论,实现三维可视化,更有助于满足产品要求,提高沟通效率。
2、设计阶段:BIM重新整合了建筑设计的流程,使其在实现绿色设计、可持续方面具有鲜明的优势,包括建筑、结构、暖通、电气等方面。其协同设计功能,实现了单一数据平台上各个工种的协调设计和数据集中。同时结合Revit、Navisworks等软件加入4D信息,使跨阶段的管理和设计完全参与到信息模型中来。
3、施工阶段:建立三维施工图模型,作为建筑信息的载体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各种内部和外部信息,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避免了重复劳动,减少能源和材料的浪费,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此外,BIM技术还可以提前后期施工的建筑各项物理信息,以便对于有可能出现的不利于施工的因数和风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4、运营阶段:是现代工程项目管理最为重要的阶段,它直接决定了该建筑的成败。设施管理综合利用利用管理科学、建筑科学、行为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种学科理论,将人、空间与流程相结合进行管理。设施管理服务于建筑全生命周期,在规划阶段就充分考虑建设和运营维护的成本和功能要求。运用BIM技术,实现运营期的高效管理。
BIM前期方案设计阶段应用
1、方案阶段。建立BIM模型,根据提供的方案信息建立BIM模型,将BIM模型应用到方案设计的可视化交流探讨中。三维的直观表现,比传统二维图纸更加准确、信息更丰富,易于观察理解、便于交流,有效提高沟通效率。BIM模型还可以导入到相关性能化分析软件,避免重新建模,优化方案提供合理的参考和判断依据。
2、初步设计阶段。根据初步设计的各专业图纸,建立扩初模型。协助项目公司进一步确认设计的建筑空间和各系统关系,对设计进行初步检验,进行各专业间的碰撞检查,把检查报告和相应优化建议碰撞提交给项目公司及相关设计单位,再拿到设计方修改的图纸后,更新复合模型,帮助优化项目设计,规避一些错误从而减少之后更改带来的浪费。
3、施工图阶段(建立施工图模型、碰撞检查及设计优化)。基于施工图的BIM模型是工程在设计阶段的信息集成,为后续深化设计调整提供准确的各专业汇总信息,
更新模型为重大工程调整和中小工程调整提供信息整合的数据平台和工作节点,有助于工程各相关方在准确的项目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深化调整、施工研讨、成本预估,作出准确的决策。根据最终版施工图,建立包含建筑、结构、机电等完整的BIM模型,模型深度要满足施工图深度规范要求,进行碰撞检查、提出优化建议给项目公司,根据设计院提交的更新后图纸复核更新模型。这样就可在施工前提前将相关问题发现并解决,有效提高设计质量,有利于项目成本和工期的控制。
4、设计协调。协助项目公司协调包括土建、幕墙、钢构、公共区域精装(如大堂、电梯厅、卫生间等公共区域、会所、标准层、标准户型等)等相关设计方,根据递交相关的图纸,代入到模型中,在模型中进行设计校核,将发现的问题提交项目公司和相关顾问单位更新,从而提升项目所获设计服务的质量。相对于一个单位的施工图设计,多个设计单位的设计协调将是工程在实际施工前对业主的考验,在这一阶段通过BIM模型对各参与方信息的整合和验证,将有助于加强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可预见的风险控制和协调能力,有效保障施工进度和成本控制,减少同类工程中常见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