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开发出钢结构件焊接变形控制技术
钢结构件在焊接施工时,焊接金属的热收缩会导致钢结构件发生变形。为了矫正变形,需要消耗能源气体进行加热。为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焊接精度,日本成功地开发出了焊接变形较小的焊接材料。该技术利用焊接金属变形的相变热膨胀来控制焊接变形。在金属发生相变时,相变开始温度随化学组成而变化,开始温度越低,相变时的膨胀量就越大。根据这种特征,日本进行了有关焊接金属化学组成和相变开始温度的实验,由此开发出了新型焊接材料(12%Cr-3%Ni)。与普通焊接材料相比,使用这种新型材料进行焊接,焊接部位的焊接整体性好,在室温下的变形量可降低20%,而且有些部件无需再进行变形矫正。另外,这种新型焊接材料还可应用于无需进行变形矫正的钢板,进一步提高变形控制效果。
普通紧固件施工质量
1、自攻钉、拉铆钉、射钉等规格尺寸应与连接钢板相匹配,其间距、边距等应符合设计要求(规范P18页,6.2.2条);
2、永远性普通紧固应牢固、可靠、外露丝扣不应少于2扣(规范P18页,6.2.3条);
3、自攻钉、钢拉铆钉、射钉等与连接钢板应紧固密贴、外观排列整齐;
4、普通螺栓、铆钉、拉铆钉、螺母、垫圈等标准配件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和国家产品标准(规范P8页,4.4.1条),对拉条等零件的安装的长孔不应采用小垫圈。
铝结构件:精密铝合金结构件将成主流
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对汽车、通讯等的需求也不断增强,及人们对轻量化绿色环保材料的青睐,铝合金结构件尤其是精密度高、产品性能稳定的精密铝合金结构件将逐渐替代其它金属结构件,成为金属结构制造的主流。
精密铝合金结构及其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通讯设备、航空器材、高速机车等对结构件的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精度有严格要求的高精尖领域中,除此之外,还应用于电气设备制造、精密机电设备制造等众多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中。
高精度先进的模具加工设备是保证金属挤压模具合格的前提条件。因此生产光伏铝合金型材应采用先进的模具加工设备,如CNC、慢走丝线切割、三轴加工中心、电火花加工中心等来提高模具的加工精度和性能。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精密铝合金结构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今年我国在通讯领域精密铝合金结构件产值可达100亿元;此外,世界知名零部件企业加速在中国布局,精密铝合金结构件产值将达100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