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循环水中各类细菌、藻类的成因:
循环冷却水体中细菌主要有异养菌、自养菌、霉菌、酵母菌等。即以有机物为碳源的细菌都称为异养菌,自养菌是以二氧化碳,碳酸盐作为碳源的细菌。霉菌、酵母菌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菌类主要危害表现在产生粘泥沉积覆盖在换热器中换热管及相关流体管壁,降低冷却水冷却作用,增加运行成本。真菌对金属并没有直接的腐蚀性,但它产生的粘状沉积物会在金属表面建立差异腐蚀电池而引起金属的腐蚀,并且粘状沉积物覆盖在金属表面,加快金属的点腐蚀而形成锈垢。
二、循环水中各类细菌、藻类的危害:
藻类对循环水体的危害在于死亡的藻类会变成冷却水系统中悬浮物和沉积物。在换热器中,为细菌和霉菌提供食物。藻类形成的团块进入换热器中后,会堵塞换热器中的管路,降低冷却水的流量,从而降低冷却水的冷却效果。生成的沉积物所覆盖的金属表面则由于形成差异腐蚀电池而常会发生垢下腐蚀。 除粘灭藻剂,对换热管壁的微生物粘泥进行保护性剥离清除,提高换热设备换热效能。
编辑本段四、注意事项:
一般化学品,但需做好个人防护(使用时请配带橡胶手套), 皮肤接及眼睛接触请用水清洗,具体操作请参考MSDS; 参考用量请咨询相关销售人员。 使用说明:水溶性物质,直接添加到循环流体中,不影响机台正常运行。 包装与存储:25KG塑料桶包装;存放在于室内阴凉通风干燥处,不用时密封, 保质期为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