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晖成公司生产各种电源,具有以下特点:
1本产品采用了国际品牌的元器件,在电路结构上采用工频交流电源;整流为直流高频电源、高频斩波,高频电压变换及高频整流等先进的技术处理手段,输出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低压大电流。
2、由于采用优质电子元器件和先进的工作原理,令其具有稳定、可靠功能。完善、节能、轻便 、输出波形优良等一系列优点。
3、本产品有明显的节能省料效果,PWK系列电源变换效率高达95%,比调压器和比电抗器调压式节能30%,比可控硅调压式节能15%。
4、本产品有可靠的保护功能,输出短路、过载、输入电源缺相、机内湿度过高时均能自动保护。
5、内置稳流/稳压/连续可调等功能。
复合电镀的基本原理时间:2016-06-10 20:54:19
关于复合镀层的形成工艺研究已总结出了一些规律性的知识,但关于复合电沉积机理的研究还不成熟。不过大量的实验证明,微粒与金属共沉积过程可以分为以下3个步骤。
1、悬浮于镀液中的微粒,由本体溶液向阴极表面附近输送。此步骤主要由对镀液的搅拌方式和强度,以及阴极形状和排布情况等因素决定。
2、微粒粘附于电极上。凡是景况影响微粒与电极间作用的因素,均对这种粘附有影响。它不仅与微粒和电极的特性有关,还与镀液的成分和性能、以及电镀的操作条件有关。
3、微粒被阴极析出的基质金属嵌入。粘附于电极上的微粒在电极上的停留时间必须超过一定的值,才有可能被电极上的微粒俘获而嵌入到镀层中,这个步骤除与微粒在电极上的附着力有关外,还和流动的溶液对粘附于电极上的微粒的冲击作用,以及金属电沉积的速度等有关。一般情况下,被镀层捕获的微粒仍有被冲刷下来的可能,只有当镀层厚度超过微粒半径时,微粒才能牢牢地嵌埋在镀层中。
总之,微粒之所以能进入镀层,是微粒与镀液的液体动力场、电场、浓度场以及金属晶体的生长面之间的极其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全面分析这些问题,才能得出较准确的结论。
镁合金上的电镀简介时间:2016-03-27 17:23:10
在镁合金上电镀适当的金属,可以改善它的导电性、焊接性、而磨性、抗腐蚀性,提高外观装饰性。由于镁的电负性很强,在空气中能很快被氧化,特别是在潮湿的空气和含氯的环境中,能剧烈地反应,并迅速形成碱性的表面膜。因此,对镁合金进行电镀前,必须对其表面进行特殊预处理,然后电镀才能保证镀层与基体具有良好的结合力。
关于在镁合金上电镀金属的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在生产上采用的镀前处理方法有两种,即浸锌法和化学镀镍法。前一种工艺复杂,但附着力好,耐蚀性也好,后一种工艺主要用于大型或深孔内腔需电镀的镁合金制件。无论哪一种方法,都必须用不锈钢或磷青铜制作挂具,除接触点外都必须有良好绝缘性,而且接触点上保证没有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