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既聚碳酸酯,是最常见的塑料之一,这种材料本身,尤其多用于制造奶瓶、太空杯等,因为含有双酚A而备受争议。理论上,只要在制作PC的过程中双酚A分之百转化成塑料结构,便表示制品完全没有双酚A,也就变得对健康没有威胁性。只是,若有小量双酚A没有转化成PC的塑料结构,则可能会释出而进入食物或饮品中,威胁使用者,特别是青少年的健康安全。
PP是聚丙烯的缩写,它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制品能在100℃以上温度进行消毒灭菌,在不受外力的条件下,150℃也不变形,是最常见的微波炉用塑料之一。但是仔细调查会发现,市面上PC材料制品往往比PP材料制品卖的贵,顾客们往往会奔着“越贵质量越好”的理念去挑选,其实价格差价是因为目前市场上1吨PC的价格远高于1吨PP的价格。两种材料相对比会发现,PP的耐磨性比PC差一些,因此在制作透明杯子时,一般都选用 PC作为材料,PC制品比PP制品要更美观。但是从安全角度来说,PP塑料制造时的加工温度达到180~240℃,所以沸水不会把它分解,因此PP比PC 更加安全。
注射压力是为了克服熔体在流动过程中的阻力,给予熔体一定的充填速度及对熔体进行压实、补缩,以保证充填过程顺利进行。实际注塑压力跟许多变量有关,如:熔体温度、模具温度、制件几何形状、壁厚、流动长度,以及其它模具和设备情况。
通常,最选用能满足性能、外观和注塑循环的较低压力。同时要关注实际注塑峰值压力与设定值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合适的保压压力为注射压力的60-80%。
5、模具温度——较高模温
模具温度直接影响最终制品的表面光亮度、熔接线及其强度等。使用高的模具温度可以增加材料流动性,获得较高的结合线强度,并且能降低成型制品内应力,使其耐热性和耐化学品性更好,同时提高熔胶对模具表面的复制性,提高制品光泽度和特殊色彩效果。
为了达到理想的表面质量效果,在使用免喷涂材料时,应尽量采用较高模温。对于ABS作为基材的免喷涂材料,模温通常为70-90℃。
分离装置由电加热镀铬料筒与内装的带刀的空心筒(转鼓)组成,刀与加热筒壁相接,二者逆向旋转,筒底部连接一料槽。材料从投料加入,其中的塑料成分与热筒一旦接触开始熔融,附着在筒壁上,用刀下,落入料槽中。此法可将90%以上的塑料与纸分开,已分离的塑料含纸量很小,可控制在1%以下。
热气流法
利用塑料薄膜遇热收缩,减小比面积的原理实现塑性薄膜与纸的分离。将薄膜与纸的混合物送至加热区,加热箱可以是一台农用谷物干燥机,呈颗粒状,从而使其表面积减小,再将它与纸的混合物送入空气分离器,空气流将混合物中的纸带走,而热塑性塑料颗粒便落在分离器的底部。此法几乎可以把塑料与纸完全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