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运转要求 ﹨﹨合肥爱特、压缩机、空压机、阿特拉斯空压机、阿特拉斯压缩机﹨﹨
压缩机首1次1负荷运转是在空车 运转和吹洗完成后进行的。压缩机应按以下要求进行负荷运转:
1、开车后逐渐关闭放空阀或油水吹除阀,在压缩机的1/4 额定压力下运转1小时;在1/2额定压力下运转4-8小时。
2、压缩机在最1小1压力下运转,无异常现象后,方得将压力逐渐升高;
3、对于大型高压压缩机,在公称压力下的运转时间不得少于24小时;
4、运转过程中,检查下列项目:
1.润滑油的压力、温度和供油情况。油压在送入分配管系之前不得低于1公斤/厘米2。曲轴箱或机身内润滑油油湿应为:有十字头的压缩机不得超过60℃。无十字头的不得超过70℃。
2.压缩机运转平稳,各运动部件声音应正常。
3.测量进、出口水温和检查冷却水供应情况,冷却水不允许断续地流和有气泡及堵塞等现象。冷却水排水温度不得超过40℃。
4.各连接法兰部分, 轴封,进、排气阀、 气缸盖和水套等,不得漏气、漏油、漏水。
压缩机
压缩机
5.进、排气阀的工作应正常,安全伐灵敏。
6.各连接部分不得有松动现象。
7.测量各级排气温度和压力数值应符合各技术条件的规定。
8.电动机发热情况及电流值应符合规定。
5.运转完毕后,拆检下列项目:
1.拆卸各级气阀,各级气缸前盖,检查气缸镜面摩擦情况,如有摩擦痕迹时应找出原因。
2.检查活塞杆表面摩擦情况,不应有磨痕及拉道现象。
3.拆卸各级气阀,检查阀片与阀体的贴合情况,伐片如有裂纹时,以备件换之。
4.检查十字滑板、与机身 导轨摩擦面的摩擦情况。
5.拆卸连杆大头瓦、十字头销,检查摩擦面的摩擦情况。
6.更换机身内润滑油。压缩机初次运转后;由于机件各处进行磨合,和润滑油的清洗作用,有大量细碎的金属粉末进入润滑油,因此,机器经过24小时的工作后即应更换全部润滑油。运转200小时后,再次换新油一次。更换两次后,按定期维修要求换油。
为了使靡合均匀,初次运转时必须使各处有充分的润滑油。
故障解决轴承位磨损
压缩机传动部位磨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轴承位、轴承座、轴承室、键槽及螺纹等部位,传统方法以补焊和刷镀喷涂为主,但两者均存在一定弊端:补焊高温产生的热应力无法完全消除,易造成材质损伤,导致部件出现弯曲或断裂;而电刷镀受涂层厚度限制,容易剥落,且以上两种方法都是用金属修复金属,无法改变“硬对硬”的配合关系,在各力综合作用下,仍会造成再次磨损。当代西方国家针对压缩机传动部位磨损类问题多使用高分子复合材料的修复方法,目前应用最为成熟的是美国美嘉华技术体系,其具有超1强1的粘着力,优异的抗压强度等综合性能,可免拆卸免机加工,既无补焊热应力影响,修复厚度也不受限制。同时材料具有金属不具备的退让性,可吸收设备的冲击震动,避免再次磨损的可能。
折叠腐蚀、冲蚀
压缩机腐蚀的形态可分为1全1面1(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两大类,前者较均匀的发生在压缩机全部表面,后者只是发生在局部,如孔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等。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对压缩机实施表面有机涂层是目前行之有效的防腐蚀措施之一,其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能及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粘接性能,与传统的压力容器焊接修补相比,具有施工简便、成本低、修复效果好的特点。
折叠壳体裂纹破裂
压缩机因铸造、加工缺陷,内应力及超负荷运行等原因经常导致部件出现裂纹或断裂现象。常规的修复方法是采用焊接,但有的零件材质是铸铁、铝合金、钛合金,难以做焊接处理。还有一些易于发生爆1炸1的危险场合,更不易采用焊接修复方法。新的“冷焊”技术,可以避免热应力变形,同时材料良好的附着力和抗压、抗腐蚀等综合性能,可以最1大1限度地满足压缩机的使用要求,从而在最1低1成本的投入下有效保证运行。
压缩机主要性能
输入、输出功率,性能系数, 制冷量,启动电流、运转电流、额定电压、频率,气缸容积, 噪音等。衡量一种压缩机的性能,主要从重量、效率和噪音三个方面的比较。
按照中国标准,其 安全性能检验是依据 GB4706.17-2004规定项目进行的。其中主要项目是电气强度、泄漏电流、堵转,以及过载运行试验等。
对空调器压缩机的性能检验,依据 GB5773-2004 中的规定进行。
另外,在产品定型及生产中发生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重大变化时,连续生产满一年或时隔一年以上再生产时,以及出厂检验结果与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均必须进行型式试验。
压缩机包装储运
压缩机的包装和运输可按合同规定办理。大批量进口的压缩机,一般是装入纸箱内再以集装箱装运。压缩机在包装箱内应固定牢靠,并有防潮防震措施。储运中不许倒置,并储存在通风良好的仓库中,相对湿度不能超过 80% ,不能有腐蚀性气体存在。
压缩机注意事项
压缩机只有在使用时,才允许拔出密封橡胶堵头。如在储运中发现堵头脱落或松动,应及时检查处理后再行保存。电冰箱压缩机和空调器压缩机均必须进行 CCC认证后,才能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