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砂铸件
树脂砂铸件是统称,在造型、制芯前砂粒表面上已覆有一层固态树脂膜的型砂[1] 、芯砂称为覆膜砂,也称壳型(芯)砂。它最早是一种热固性树脂砂,由德国克罗宁(CRONING)博士于1944年发明。 树脂砂铸件就是把原砂和树脂混合后形成树脂砂,把树脂砂打入模具型腔中,通过加热或催化剂方法使其成型,成型后的坭芯再放入浇铸模具中进行浇铸。 树脂砂铸件具有表面粗糙度小,尺寸精度高,品质好的特点。
球墨铸铁件常见的七种缺陷原因分析
本文对球墨铸铁件生产中常出现的缩孔、缩松、夹渣、皮下气孔、球化衰退与球化不良等缺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止措施。
(1)石墨球异化
石墨球异化出现不规则石墨,如团块状、蝌蚪状、蠕虫状、角状或其他非圆球状。这是由于球状石墨沿辐射方向生长时,局部晶体生长模式和生长速率偏离正常生长规律所致。铸件中残余球化元素量超出应有范围时,如残余镁太高,超过了保持石墨球化所需的底量时,也会影响石墨结晶条件,就容易产生蝌蚪壮石墨。而残余稀土较多时,高碳当量铁水易产生碎块石墨,碎块石墨的集中区域一般称做“灰斑”。而蠕虫状石墨的出现则是由于球化元素残余量不足或者含有超限的钛和铝。
(2)石墨漂浮
过共晶成分的厚壁球铁件中,在浇注位置顶部,常常出现一个石墨密集区域,即“始末漂浮”现象,这是由于石墨与铁水密度不同,过共晶铁水直接析出的石墨受到浮力作用向上所致。石墨漂浮程度与碳当量、球化元素的种类及残留量、铸件凝固时间、浇注温度等因素有关系。镁能使球铁的共晶含碳量提高,碳当量相同的铁水,提高其残余镁量就能减少石墨漂浮,残留稀土量过高,有助于爆裂状石墨的升成。
(3)反白口
一般铸铁件的白口组织容易出现在冷却较快的表层、尖角、披缝等处,反白口缺陷则相反,碳化物相出现在铸件中等断面心部、热节等部位。球化元素残余量过多时,有促进反白口缺陷产生的作用,稀土元素强于镁,它们一般都能增加球铁组织形成时的过冷度。
(4)皮下针孔
皮下针孔内主要含有氢,也有少量氮。残余镁量过高时,也同时加强了从湿型中吸收氢的倾向,因而产生皮下针孔的几率增加。另外,球化铁水停留时间长也能增加针孔的数量。
铸件加工难点,高手指点
刀片与众不同,要用铸件专用刀粒,这种材料对机床伤害大。建议用老爷机加工
否则新机的丝杠一旦进了渣后(加工时会有大量的粉尘),会对机床伤害大。
后面此机就做不了精活了。
加工大的机器铸件,其中最精密的部分就是上磨床完成的。比如说它的平行度、平面度、垂直度。这些都是在上CNC前就要磨好,如果有要后序保证的可以在CNC加工时留磨的余量。
最后精磨保证。其实在加工中心上做铸件无非是加工一些螺丝孔类的,没太多的精密尺寸。
程式也没什么难度,刀具要选用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