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准的对象是属于强制性检定之外的测量装置。我国非强制性检定的测量装置,主要指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大量使用的计量器具,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所使用的计量器具等。检定的对象是我国计量法明确规定的强制检定的测量装罝,主 要包括三个大类的计量器具: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计量法明细规定的“凡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 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工作计量器具。以上三大类之外的测量装置则属于非强制检定,即为校准的范围。
经校准的仪器都会有一份对应的校准证书,与检定证书不同,校准证书上缺少了对符合性的判定,多出来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是示值误差的),所以拿到校准证书应核对具体内容和数据,确认校准证书对应的计量器具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1)对证书上的校准数据逐个进行辨识,特别是要对误差量与仪器说明书中提供的计量特性要求进行对照,看是否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要求则需要确认实际的计量特性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看该误差量是否还能达到被测对象允许误差的1/3,如果达不到就需要考虑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使用或者对计量器具进行维修,当然维修后还需要重新进行校准。
(2)如果在平时的测量工作中需要使用校准证书中测量结果的修正值,则应对证书中给出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确认,一方面测量不确定度是否全1面,是否涵盖了相应的测量点,如果不能涵盖,则使用修正值要谨慎;另一方面其评定结果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即测量不确定度能否达到被测对象允许误差的1/3,是后续能否有效使用测量结果修正值的前提,如果达不到则在结果判定上就相对复杂。
实施计量检测的方式: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符合法定要求的活动,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它是进行量值传递的重要形式,也是保证量值准确一致的重要措施,检定必须依据《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检定过程中必须执行《检定规程》。计量检定实施属地管理,各检定机构只能在授权的区域范围内开展检定工作,计量器具使用者应该根据计量检定证书规定的有效期实施周期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