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概念和作用介绍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信号检测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相渗透,照明控制技术也有长足的进步,并且已进入了智能化控制的新纪元。实现照明系统控制系统的根本目的在于两个:一是提高系统的控制、管理水平,减少系统的维护成本;二是节省能源,减少系统的运营成本。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实现可根据环境变化、客观要求、用户预定需求等条件而自动采集系统中的各种信息,并可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相应的逻辑分析、推理、判断,同时对结果按特定的形式进行存储、显示、传输、反馈控制等处理,以达到实际照明控制效果。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对电气照明实行自动控制,提供适合照明光环境的同时,降低照明系统电能消耗和其他使用费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与手动照明控制系统相比有很多优点,包括创造环境气氛、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节能效果、延长光源寿命、管理维护方便等。
目前可见的智能照明与互联网结合的产品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 通过局域网实现智能控制照明产品:这种应用模式也是目前最多的一种多案,它通过网关、灯、控制器+驱动或手机即能实现对灯的控制。
2、可以实现远程控制的智能照明产品:这种应用目前主要还是以智能家居为主,由于智能照明只是智能家居其中的一部分,而现在智能家居厂商仍然处于各自为阵的状态,真正要实现照明产品的互联互通还将有一段路要走。
3、可见光通信:一种利用灯光上网的技术,即LIFI,多个国家正在大力研究,我国也在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值得关注。
那么,对于各大企业来说,想要做到智能互联照明尽快走进寻常百姓家,除了产品价格因素,我认为实现家庭智能网关标准化也成为一个必要的前提。
智能网关在照明系统中则扮演着重要角色。智能照明借助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种灯具连网,可通过网络实现对照明灯具的统一控制和管理,而智能网关则是智能照明网络内部传输与控制中心,直接决定着智能照明网络能否快速建立。网关为照明网络建设提供了一个基础。据了解,智能网关这个话题十年多前就有人在探讨,时至今日各种各样的网关产品层出不穷,最近还出现了号称无所不能的“魔盒”,但似乎依旧呈现不温不火的态势,我认为最主要还是因为产品种类太多,接口没有统一标准,普通家庭不会使用。
设想一下,假定各厂家都能按照统一标准来做智能照明的家庭网关场景,这样终端设备厂家就不必花心思去考虑设备如何与用户手机相连接,接着开发一个网关应用程序或手机APP,便可以到处卖产品了;同时用户也不必纠结遇到心仪的终端产品苦于不知道如何用而不敢出手了。比如你看上了某一款非常新奇、能够变色的HueLED灯,你就可以当即买下,回家后插上电源,再在网关上安装一个厂家的APP设置好控制参数(包括设置各种各样的自然色调等),马上就可以乐享奇妙的灯光所带来的无穷乐趣了,就像你买上一张CD,回家放在家庭影院上尽情享受美妙音乐那么简单。
照明控制系统的应用及智能效果
中国各地电压高低参差不齐,因此各类灯具在设计时,为了满足其自身在不同情况下均能正常启动与发光,其设计电压一般低于标准相电压220V;而电力系统为方便电能输送往往提高输送电压,造成照明灯具实际工作电压偏高。这些超额的电压不仅不能让灯具更有效率地工作,还存在两大负面影响:浪费电能与缩短灯具寿命。
就荧光灯管而言,仅在启动时需要足够的额定电压激发荧光物质,使灯管发光。在预置时间内,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感应到灯管的功率已完全发挥后,即自动调整负载电压, 灯管便可转入节电模式工作,智能照明节电控制系统同时进入自动在线检测状态。根据大量实验结果表明,电源电压每降低10%时,荧光灯照度只降低7%左右, 而人眼对光线的感觉则是对数关系:即当光线照度减小10%,人的视觉感觉亮度只减小1%,因此合理减少灯具输入功率所产生的照度微弱变化人眼几乎感觉不 到,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延长灯具寿命和减少维护成本上都具有积极意义。
1 系统可控制任意回路连续调光或开关。
2 场景控制:可预先设置多个不同场景,在场景切换时淡入、淡出。
3 可接入各种传感器对灯光进行自动控制。
4 移动传感器:对人体红外线检测达到对灯光的控制;如人来灯亮,人走灯灭(暗)。
5 光亮照度传感器:对某些场合可根据室外光线的强弱调整室内光线,如学校教室的恒照度控制。
6 时间控制:某些场合可以随上下班时间调整亮度。
7 无线遥控:客通过智能手机或无线遥控器对灯光进行控制。
8 系统联网:可系统联网,利用上述控制手段进行综合控制或与楼宇智能控制系统联网。
9 可由声、光、热、人及动物的移动检测达到对灯光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