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镍钴电池
锂镍钴电池是锂镍电池和锂钴电池的固溶体(综合体),兼具锂镍和锂钴的优点,一度被产业界认为是最有可能取代锂钴电池的新正极材料,但钴正极电池在放电的过程中往往会形金属1锂。因为金属1锂具有易燃的特性,如果安全措施失效时,金属1锂往往引发燃烧,所以安全性还是无法有更大突破。
因此,全球相关业者的主要发展集中在基于锰或磷酸铁的正极:“LiNiO2”(锂镍电池)、“LiNi0.8Co0.2O2”(锂镍钴电池)、“LiMn2O4”(锂锰电池)、“”(锂镍钴锰电池)和LFP(磷酸锂铁电池)以提升其安全性,但提高安全性的代价是电池容量略有下降,且使电池的老化速度加快。
应用领域:
动力锂电主要应用在各种车辆、船舶、飞机等内燃机的启动,照明、蓄能、不间断电源、移动通讯、便携式电动工具、电动玩具中。
近几十年来,由于交通、通讯、计算机产业的高速发展,动力电池的产品系列、产品种类、产品性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以此满足不同用途的需要。各类动力电池的交叉使用或替代使用越来越频繁,动力锂电与各主要动力电池呈现出共同发展的局面[1] 。
就国内的发展来看,目前与动力锂离子电池形成竞争的同类产品主要有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及太阳能电池,镉镍蓄电池、铁镍蓄电池、金属氧化物蓄电池、锌银蓄电池、锌镍蓄电池、镍氢蓄电池也在一些传统领域对动力锂电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威胁引。 2010年3月'两会'期间,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再次地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据预测,2010年-2013年是锂电池电动汽车的快速成长期,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4.78%,并于2012年超过镍氢电池电动汽车。这为国内电池厂商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国内外各公司应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加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力电池产业化进程,做强做大新能源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