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农业航空产业发展现状1.1国外的发展现状从世界范围来看,农业航空较发达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日本、韩国等国家。美国是农业航空应用技术最成熟的国家之一,已形成较完善的农业航空产业体系,据统计,美国农业航空对农业的直接贡献率为15%以上。目前美国有农用航空相关企业2000多家,已成立国家农业航空协会(NationalAgriculturalAviationAssociation,NAAA)和近40个州级农业航空协会,NAAA有来自于46个州的会员1800个。全国目前在用农用飞机4000多架(共有机型20多种,以有人驾驶固定翼飞机为主,约占88%),在册的农用飞机驾驶员3200多名,年处理40%以上的耕地面积,全美65%的化学农药采用飞机作业完成喷洒,其中水稻施药作业100%采用航空作业方式(此前,美国因农业劳动人工成本太高,一度放弃国内的水稻种植,大米全部进口。后来使用了航空作业,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一跃而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稻米出口国之一)。
植保无人机智能化趋势,未来植保无人机应该是智能化的,而不仅仅只是听从人类指令而被动行动的玩具。未来战场瞬息万变,战机往往梢纵即逝,因此,一架具有主动判断能力和卓越战场感知能力的智能化无人机就能在站场上迅速取得先机,从而赢得战争胜利。以自主控制为代表的无人机智能化水平未来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在采用人工智能和群体智能优化技术后,无人机可远在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外自主完成自动寻的、确定攻击目标先后次序、选定适宜的打击手段、进行战术协同执行攻击等一系列战术动作。
尽管无人机植保市场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有四个因素制约了植保无人机的推广应用。一是国家扶持政策不完善。目前国家尚未出台植保无人机购机补贴政策。购置一台植保无人机要一二十万元,加上使用、维护、维修的费用,对农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二是服务滞后,专业操作人员、服务人员严重不足。三是成本较高,核心部件依靠进口,企业在研发、制造方面也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导致零售价居高不下。四是没有形成推广合力,仅依靠企业推广力量有限。“现在市场上80%的植保机不合格,在喷药作业上并不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