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标的分类现代航标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的知识很广。它涉及光学、声学、水道测量学、建筑与构造、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航海技术和无线电导航等多学科知识。因为航标的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所以航标的种类繁多,有多种分类方法。
航标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航标工作原理进行分类。按工作原理分类,有视觉航标、音响航标和无线电航标。其中,视觉航标包括灯塔、灯桩、立标、灯浮标、浮标、灯船、系碇设备和导标;音响航标包括气雾号、电雾号和雾情探测器;无线电航标包括雷达反射器、雷达指向标、雷达应答器、无线电指向标、罗兰A、罗兰C、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差分全球定位系统、船舶交通服务(VTS)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等。
即助航标志,是为帮助船舶安全、经济和便利航行而设置的视觉、音响和无线电助航设施。
近年来,随着大量先进技术被引入到航标建设和管理中,航标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无线电航标的发展和航标信息的广泛应用,人类水上活动范围和方式的日益增多,航标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因此,航标也有了新的定义:航标是为各种水上活动提供安全信息的设施或系统。根据航标的新定义,航标的内涵和服务领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技术要求
航标灯的闪光周期应为可调,闪光周期及明亮时间的误差均不得超过规定值的±6%。
航标灯在环境温度为-15℃~+45℃范围内能正常工作。
航标等能承受-30℃的耐低温和+55℃的耐高温环境试验,试验后仍能正常工作。
装于浮标上的航标等能承受振动频率为10Hz,单振幅为1.4mm条件下,带电试验2h应能正常工作。
装于浮标上的航标等能承受加速度5±1g,脉冲持续时间16毫秒,脉冲重复频率为60~100次/分,脉冲波形近似半正弦波,沿垂直方向的碰撞次数为1000±10次,断电试验10分钟后应能正常工作。
装于浮标上的航标灯在周期性倾斜±45°,周期为5秒的摇摆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航标灯按下表要求进行温湿交变试验后,属于半导体灯器应考核其工作性能及外观检查均应正常。对于非半导体器件应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其值不得小于1 MΩ。
航标灯日光开关的灵敏度应为可调,出厂时整定为300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