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出行一族依然离不开公共自行
家住宵边社区幸福里小区的张果,在万达广场周边的商业区上班。在早晚交通高峰期,若乘坐公交的话,每次出门都要提前四五十分钟。而现在以骑行公共自行车的方式上下班,减少了高峰期的出行时间,实现了低碳出行。打开APP软件不仅可查看附近站点空满桩情况,还可轻松完成扫码、取车、骑行、还车等功能。“取用方便,就近借还,还没什么费用和尾气排放,即使交通再拥堵,有个十多分钟时间就可到达目的地,对上班一族来说,这实在太方便了。”张果高兴地说。
法瑞纳公共自行车系统采用的是物联网控制技术,可与所有公共自行车系统通借通还,基本实现了系统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和连续性。除了可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按每次平均出行20分钟骑行3公里、一年累计骑行超1500万公里来计算,可相当于节省汽油超150万升。若按照节省1升汽油等于减排2.3kg二氧化碳等于减排0.627kg碳来计算,每年可累计为中心城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450吨和碳排放950吨。若进一步换算成植树的话,按一棵树年可吸收5至10公斤的碳排放量,一个地级市目前市民骑公共自行车减排的量,相当于一年为市区种植约9.5万棵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提升,公共自行车骑行越来越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
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有哪些不同?(一)
近年间,自行车的靓丽身影就出现在了大街小巷。很多人是在糊里糊涂中,就接触到了这么时髦的出行方式。但事实上,我们在乍听到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等名称的时候,有些傻傻搞不清楚,经常把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的概念混淆套用。事实上,短程出行的自行车租赁业务,源于政府的公益事业。那个时候叫分时租赁自行车或分时租赁单车。随着交通状况紧张,短程出行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意识到自行车租赁业务是大有市场。在投资人们的眼中自行车租赁是一个优质项目,于是便有了有桩自行车,也就是在规定站点取车、还车。
在市场的经济的刺激下,催生出许多致力于物联网技术研发生产的高新企业(如法瑞纳)。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以手机为链接端,人们使用自行车租赁业务,不再是定点取车、还车;而是可以随时随地的扫码骑车、上锁还车,在小区、商城、车站等出行用车量大的地方投放,并且通过骑车找红包等营销手段,让自行车租赁业务再上一个新高度。看到这个项目如此的火,便不能再叫公共自行车、城市单车或分时租赁自行车等,不易于推广传播的名称,于是便取名共享单车。
新疆乌鲁木齐经开区公共自行车系统用户突破十三万人次
自2014年9月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试行公共自行车出行以来,骑公共自行车出行成为当地人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公共自行车是当地政府主导的惠民工程,建设近60个自行车租赁站点,投入1200辆自行车,基本覆盖了人口密集区域。公共自行车租用站点以公益性为主,采取政府补贴方式,公共自行车每天使用不限次数,办卡租车骑行1小时内免费,手机扫码租车半小时内免费,超出免费时间,头个小时1元、第二个小时2元,超过3个小时将按每小时3元收费,一天收费上限不超过30元。自2014年9月试行公共自行车租赁以来,公共自行车租用用户已超过13万人次,周末每天峰值能达到1200人次。
广东法瑞纳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研发生产公共自行车、公共雨伞、共享单车、共享雨伞等系统与产品,是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一站式货源供应厂家,现已建设了1200余个公共自行车站点,拥有20多项国家专利技术,相关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及地区;法瑞纳与客户是相互依存的伙伴关系,凭着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经营理念和钻研精神,及稳定耐用、方便实用、低成本维护的系统和产品,斐然的成绩傲立于全球市场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