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应用半导体P-N结发光原理制成的LED光源问世于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所用的材料是GaAsP,发红光(λp=650nm),在驱动电流为20毫安时,光通量只有千分之几个流明,相应的光视效能约0.1流明/瓦。70年代中期,引入元素In和N,使LED产生绿光(λp=555nm),黄光(λp=590nm)和橙光(λp=610nm),光视效能也提高到1流明/瓦。到了80年代初,出现了GaAlAs的LED光源,使得红色LED的光视效能达到10流明/瓦。90年代初,发红光、黄光的GaAlInP和发绿、蓝光的GaInN两种新材料的开发成功,使LED的光视效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2000年,前者做成的LED在红、橙区(λp=615nm)的光效达到100流明/瓦,而后者制成的LED在绿色区域(λp=530nm)的光视效能可以达到50流明/瓦。特点编辑1、节能:白光LED的能耗仅为白炽灯的1/10,节能灯的1/4.2、长寿:寿命可达10万小时以上,对普
视觉疲劳可见光线在眼内聚焦后焦点不同,两焦点之间会形成焦点距离差。这是形成视物模糊的主要原因。长时间视觉疲劳会引发其他疲劳症状。蓝光的射入会加剧焦点距离差和视觉模糊度。是因为蓝光经过聚焦后,焦点没有落在视网膜上,而是落在了视网膜与晶状体之间。增大了光线在眼内聚焦的焦点距离差。蓝光正是导致产生数码视觉疲劳(DEF)的主要原因。分布范围编辑蓝光不同于紫外线,它不仅存在于太阳光中,还大量存在于电脑显示器(无论LED还是CCFL)、数码电子产品显示屏、手机、电视、甚至汽车车灯、霓虹灯中。相关研究表明,不同波长的蓝光对于人眼的危害效应是不同的,435纳米至440纳米之间的蓝光对眼睛的危害效该效应随着波长的增加或递减而逐渐减小。虽然LED光源中,光谱能量的峰值看似处于蓝光波段,但其实危害的435
材料射灯采用散热性能好的金属材料制成; 选用各色超高亮度LED灯,经测试、老化组合而成;
可连续使用3.5万个小时;
功率:1.8W,3.5W,4W(可以自己选择);
使用电压为DC/AC12V、24V,110/220V;优点1. 安全性好:固态光源、无充气、无玻壳。
2. 寿命长:5-8万小时。
3. 功率小光效高:一般在3W以下的功率,光电转换效率高。
4. 色彩丰富:颜色多种。可满足各种色彩照明。
5. 高尖端:第三代光源革命,科技含量高,灵活多变,驱动调控方便。
6. 体积小重量轻: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微型光源。
7.利环保:废弃器件没有重金属污染,利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