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钾(K2CO3),分子量:138.2
CAS NO.:584-08-7HS CODE:28364000
性质与用途: 本品为无色或白色六方形或斜方晶系结晶或颗粒状粉末。相对密度2.662转化点588℃,熔点1069℃,沸点1689℃,溶于水(25℃时12G/100Ml水 ,100℃时24.1G/100ML水),不溶于醇、丙酮和二硫化碳,具有苦咸味。是生产电子管、电视机显像管、电脑显示器玻壳的原料,用于生产光学玻璃,也用于生产电焊条,可防止焊接时的断弧现象,是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磷酸二氢钾等产品的原料。可作叶面喷施肥料,也可用作复合肥的原料,还可用于生产还原染料及其冰染的拔白。用作清除硫化氢及二氧化碳的吸收剂,与纯碱相混合可作干粉灭火剂。水溶液可用于棉布的煮炼、羊毛的脱脂。此外,还用于油墨、照像药品、聚酯、炸药、电镀、制革、陶瓷、建材、水晶及医药的生产等。
制取方法
碳酸钾的生产方法:碳酸钾生产有草木灰法、吕布兰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等。常用的是电解法和离子交换法。
草木灰法
草木灰法是最古老的方法,即从各种植物壳(如棉籽壳、茶子壳、桐子壳、葵花子壳)烧成的草木灰中提取。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硫酸钾、氯化钾等可溶性盐,用沉淀、过滤的方法可加以分离。此法由于产品质量低、不经济,且受原料来源限制而很少采用。吕布兰法是将硫酸钾与煤粉、石灰混合,还原焙烧,得黑灰(含碳酸钾、硫化钙等烧成物),经浸取、过滤、蒸发、碳化,得碳酸氢钾,再经过滤、煅烧得产品。此法由于工艺流程长等原因已被其他方法所取代。
电解
将氯化钾电解后得到的氢氧化钾溶液,在碳化塔中以二氧化碳碳化。经多效蒸发器蒸发、过滤得碳酸氢钾,再经煅烧制得产品。此法因原料易得、钾利用率高、无三废产生而得到广泛应用,但耗电较多
离子交换法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与氯化钾交换。再用碳酸氢铵洗脱成碳酸氢钾稀溶液,经多效蒸发、碳化、结晶、分离、煅烧得产品。此法产品质量好,工艺流程短、适用于小规模生产。
包 装: 净重25/50/500/800/900/1000KG,外套编织袋或纸塑复合袋,内衬塑料袋
储 运: 储存通风干燥库房内,不宜放在货棚或露天储存,应注意防潮。运输装卸时,应防雨淋,保证干燥、包装不受损害和污染,不可与酸类共储混运,失火时可用水浇救。
指标名称 | 单位 | 优等品 | 彩管级 | 一等品 | 合格品 |
含量( K2CO3 ) | % ≧ | 99.0 | 99.0 | 98.5 | 96.0 |
氯化物(以 KCl 计) | % ≦ | 0.01 | 0.03 | 0.10 | 0.20 |
硫化合物(以 K2SO4 计) | % ≦ | 0.01 | 0.04 | 0.10 | 0.15 |
铁 | % ≦ | 0.001 | 0.001 | 0.003 | 0.010 |
水不溶物 | % ≦ | 0.02 | 0.04 | 0.05 | 0.10 |
灼烧失量 | % ≦ | 0.6 | 0.8 | 1.00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