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山机床的工作性能主要取决于它的高速主轴单元、高速进给驱动系统、高速斗山机床本体技术、高速刀具系统、高速控制系统以及高速加工测试技术等.
(1)离速主轴单元
由于高速加工时,斗山机床主轴转速达到每分钟几万转甚至十几万转和几十千瓦的输出功率,并且其结构尺寸限制很严。因此高速电主轴成为高速主轴的理想结构,电主轴传动取消了从主电机到主轴之间一切中间的机械传动环节,具有结构紧滨、重量轻、惯性小、响应速度快、可避免振动与噪声等特点。高速主轴单元制造技术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有:高速主轴材料、结构、轴承的研究;高速主轴系统动态特性及热态特性研究;柔性主轴及其轴承的弹性支承技术的研究;高速主轴系统的润滑与冷却技术研究等。
(2)高速加工进给系统制造技术
高速加工进给系统是高速加工斗山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求进给系统能达到很高的速度,而且由于在瞬时达到高速、瞬时准停等,还要求具有大的加减速度以及高的定位精度。高速进给单元技术包括进给伺服驱动技术、滚动元件技术、监测单元技术以及防尘、防屑、降噪声、冷却润滑等。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有高速位置环芯片的研制、高速精密交流伺服系统及电机的研究、直线伺服电机的设计与应用的研究、加减速控制技术的研究、高速进给系统的优化设计技术、高速精密攘珠丝杠副及大导程滚珠丝杠副的研制、高精度导轨、新型导轨摩擦副的研究等。
除了世界500强企业,德国企业更多的是一些闷声发大财的行业高手。德国有1307家隐形高手,数量几乎是中国的19倍。它们基本为家族传承企业,做法多与现代管理教条格格不入,往往只进行单一的产品生产,着眼于gaoduan的缝隙市场。它们的研发投入高于德国其他公司2倍,人均专利数量是跨国公司的5倍。它们塑造起了德国制造结实、耐用和精美的品质,是匠人组织里最不可或缺的细胞。
而国内愿意单一化经营并成功的企业越来越少。产品刚有起色,就只身冲入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已成常态。当企业真正理解隐形高手与工匠精神之间的等号,中国制造业的出路才会敞亮。
一位德国公司的总裁曾说:“中国制造想要崛起,设备、技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蓝领工人的培训。”因为他在中国工厂的设备强于德国工厂的设备,但是次品率却是德国工厂的8到10倍。原因就是工人技术水平低,且从事时间太短而导致经验不足。
需要改变的也不仅仅是教育体系,更紧要也更初级的步骤可能是转变大家对蓝领的偏见。
德国人的严谨享誉全球,德语中最常见的口头禅是“以防万一”。为了以防万一,他们极热衷于制定标准像是钢铁一般无可泯灭,甚至引以为豪。我们所熟悉的A4纸尺寸是国际标准,这一标准是德国人1922年就制定的(偏执狂还真是一种遗传)。
德国有一个专门的单位,叫标准局——他们已经制定了25000多个标准,达到了全球标准总量的一半,且以每年1500个的速度在增加。这些标准涵盖了方方面面,从公共字体的运用到螺母的六角形,从无外窗的厕所如何通风到修整的窨井盖旁应该放几个警示牌,事无巨细。
反观中国的企业,虽然具备了大规模的容量和技术。但无论是生产过程还是质量监督,都缺少标准化度量衡,这是亟待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