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启动器的带载能力
软启动器的带载能力主要指过载能力。由于实际工作制的不同,软启动器实际带载情况也不同。例如,在启动过程中一般将承受2-4倍的额定电流,时间通常在60S以内,因此,对于长期工作制来说,软启动器在启动过程中实际属于短时过载工作,而对于重复短时工作制来说,软启动器在启动过程中实际属于长时过载工作。
由于电力半导体器件(晶闸管)的热容量很小,因此装置的过载能力主要决定于电力导体器件的过载能力和软启动器的散热能力。软启动器的过载能力,一般是按以下原则设计:
1、持续时间超过15min的过载,一般按连续负载条件设计。
2、持续时间不超过15min的过载,根据晶闸管器件的瞬态热阻抗曲线核算器件结温的方法来计算器件的过载能力并选择器件。
因此,在选择软启动器时,应查阅其相关说明,明确其产品所适用的额定工作制和适用的相关标准,以此来确定其产品实际带载能力。注意:一般来说,晶闸管容量越大,散热器尺寸越大,散热风机越大,则相应软启动器的带载能力越强。当然,相应设备的体积、成本越高。对于电力电子设备,同等容量下,决不是体积越小越好,这一点是应当引起注意的。
PLC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就是编写满足生产控制要求的PLC用户程序,即绘制梯形图或编写语句表。PLC的软件设计包括系统初始化程序、主程序、子程序、中断程序、故障应急措施和辅助程序的设计。
首先应根据总体要求和控制系统的具体情况,确定程序的基本结构,画出控制流程图或功能流程图,简单的可以用经验法设计,复杂的系统一般用顺序控制设计法设计。控制对象和对象之间关系的多样性,体现在PLC程序的编写上。这样采用一般面向过程的方法进行PLC编程会变得十分困难,且程序的调试和修改也同样十分困难。因此,必须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主体思路有两条:
(1)为程序组中每个独立的被控对象或需要同时启/停的一组被控对象建立功能/数据模块FB/DB,被控对象在程序组中的联锁关系及自身控制要求都通过功能模块FB的外部属性和内部属性予以体现。
(2)为每个PLC控制系统的每个程序组分别定义和创建公用模块FC,每个公用模块FC的入口/出口条件作为公共对象的外部属性;把按功能划分的设备间的故障判定、功能输出等作为公共对象的内部属性。
PLC指令系统的特点
PLC的编程语言与一般计算机语言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它既不同于高1级语言,也不同于一般的汇编语言,它既要满足易于编写,又要满足易于调试的要求。目前,还没有一种对各厂家产品都能兼容的编程语言。如三菱公司的产品有它自己的编程语言,欧姆龙公司的产品也有它自己的语言,但不管什么型号的PLC,其编程语言都具有以下特点:
1、图形式指令结构程序由图形方式表达,指令由不同的图形符号组成,易于理解和记忆。系统的软件开发者已把工业控制中所需的独立运算功能编制成象征性1图形,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把这些图形进行组合,并填入适当的参数。在逻辑运算部分,几乎所有的厂家都采用类似于继电器控制电路的梯形图,很容易接受。如西门子公司还采用控制系统流程图来表示,它沿用二进制逻辑元件图形符号来表达控制关系,很直观易懂。较复杂的算术运算、定时计数等,一般也参照梯形图或逻辑元件图给予表示,虽然象征性不如逻辑运算部分,也很受用户欢迎。
2、明确的变量常数图形符相当于操作码,规定了运算功能,操作数由用户填入,如K400、T120等。PLC中的变量和常数以及其取值范围有明确规定,由产品型号决定,可查阅产品目录手册。
3、简化的程序结构PLC的程序结构通常很简单,典型的为块式结构,不同块完成不同的功能,使程序的调试者对整个程序的控制功能和控制顺序有清晰的概念。
4、简化应用软件生成过程使用汇编语言和高1级语言编写程序,完成编辑、编译和链接三个过程,而使用编程语言,只需要编辑一个过程,其余由系统软件自动完成,整个编辑过程都在人机对话下进行,不要求用户有高深的软件设计能力。
5、强化调试手段无论是汇编程序,还是高1级语言程序调试,都是令编辑人员头疼的事,而PLC的程序调试提供了完备的条件,使用编程器,利用PLC和编程器上的按键、显示和内部编辑、调试、监控等,并在软件支持下,诊断和调试操作都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