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无人机植保市场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有四个因素制约了植保无人机的推广应用。一是国家扶持政策不完善。目前国家尚未出台植保无人机购机补贴政策。购置一台植保无人机要一二十万元,加上使用、维护、维修的费用,对农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二是服务滞后,专业操作人员、服务人员严重不足。三是成本较高,核心部件依靠进口,企业在研发、制造方面也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导致零售价居高不下。四是没有形成推广合力,仅依靠企业推广力量有限。“现在市场上80%的植保机不合格,在喷药作业上并不实用。”
按农业喷洒需求来定价,一亩水稻产出1000斤稻谷,产值1000元来算,一季下来,农用无人机要喷洒五六次农药。一亩单次的农用植保无人机服务费要收取数十元,农民需要向农用无人机喷药服务公司付上百元服务费。我们知道传统喷洒农药的方式,水、农药等浪费比较严重,而农用无人机则能节水约60%,节省农药约40%。以前,慈溪等地曾发生过工人喷洒农药中毒,打官司要求数万元赔偿的事情。对农业企业来说,使用无人机不会惹上这样的麻烦和纠纷。
植保无人机之“专业无人机公司把飞控领域的优势移植到植保领域,有望给植保无人机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农业大学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中心主任何雄奎说。据本报记者了解,处于黄金发展阶段的我国植保无人机市场,正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增长,业内预估这将是一个超百亿的大市场。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中国无人机研发生产企业已超过400家,其中,生产植保无人机的企业超过100家。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无人机在未来的用途绝不止植保与播撒,病虫监测等农情监测、农业勘察必将进一步深化农业无人机市场的发展,再加上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的不断推进,连片的农田管理更需要高效、高质的农业机械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