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钻有那些原因?如何防止?
顿钻的原因主要有:脱离岗位,操作不当,设备损坏和钻具损坏等四种
1)司钻脱离岗位,刹把无人看守。凡钻具在井下时刹把不能离人。
2)操作不当:主要是司钻操作,也有架工和井口钻工的问题。其现象主要有:
(1)起下钻中,井下严重阻卡,吊卡打开。
(2)起钻柱挂“单吊环”,折断钻杆。
(3)下钻未按规定挂“水刹车”,下放速度快,刹车太晚。
(4)起重车时调节刹带。
(5)没有正确使用滚筒冷却水,重车时刹不住车。
(6)吊卡规格与钻具尺寸不符。
(7)井架工或井口钻工未扣好吊卡。
(8)起钻上提升短节不紧扣,下钻时倒扣。
(9)起下钻铤不卡安全卡瓦或安全卡瓦未卡紧、滑落。
(10)起钻时司钻忘了摘气门,碰了天车,碰断大绳。
(11)重车起钻时钻机链条断,司钻未及时刹车。
(12)大绳跳槽未发现,仍继续使用,大绳被硬拉断,造成顿钻。
(13)挂高速摘车太慢或摘低速时,误将高速挂上“顶天立地”。
(14)打捞钻具起钻用转盘卸扣,将落鱼甩脱。
出水,搞定!对讲机里传来船长沉稳的声音,要求将锚杆收回锚链筒后再次送出确认下次抛锚无误,再将右锚回收固定。
19:00时,夕阳西下,微风拂面,一群海豚在球鼻首前尽情追逐、跳跃,地中海浪漫情怀展现在我们眼前。落实岗位责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成功处置右锚转环、卸扣折叠缠绕问题,这让大家心情舒畅。“重吊”精神不就在这协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吗!迎着被晚霞映红的远方,“太平洋”轮伴着海浪的一路欢歌继续航行……
5)井壁泥饼厚,又夹大量岩屑,下钻时挤入钻头堵死水眼。
6)井壁泥饼厚,使钻头泥包,泥浆不能上返,如下部有渗透层还易憋漏地层。
处理方法:
如开不开泵,先要排除地面因素(如旋塞、闸门未打开);然后处理井下问题,应大距离活动钻具,用小排量慢慢开泵,如无效应起出部分钻具再用小排量慢慢开泵,如无效应赶快起钻,以防井下恶化,造成卡钻。
7、打钻中间突然水龙头或水龙带坏了,不能循环泥浆,应该怎么正确处理?
打钻中水龙头漏泥浆或水龙带坏了,进行修理时,首先应当起钻100-200m钻具到安全井段,一面专人活动钻具,一面组织人力抢修或更换,如井下情况复杂,应把钻具起到技术套管内;无技术套管将钻具全部起完或起到表套内,不准接上方钻杆把钻具放在井内修理水龙头,或更换水龙带,以防钻具卡钻。
8、钻进中井口返出泥浆减少或不返泥浆,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
首先检查地面管汇、泵等是否有问题,如地面正常,就是井下漏失,原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