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谜脾去湿、舒筋除痹、凊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滲湿药。
做法:
1.红豆、薏米、燕麦、荞麦和赤小豆洗净后,放入锅中用清水浸泡4小时以上。
2.泡好后就开火煮,先大火煮至水烧开,然后转小火煮。
3.在煮好前20分钟放入冰糖继续熬煮至冰糖融化即可关火。还可以加一点天然燕麦。
红豆薏米粥底下总是熬烂了的红豆、薏米和其他五谷粉杂粮,上面是淡红色的汤,而红豆、薏米的有效成份大半都在汤里。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多一些,正好可以当茶喝。
对于健康人来说,不用考虑粗粮的种类,可经常换着吃,而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来说,吃粗粮时要学会“挑食”。胃肠不好的人要做到粗粮细吃,食物要求以“软烂”为宜,煮粥吃容易消化,完全不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小米、大黄米、糙米特别适合熬粥,胃肠不好的人群可常吃。血糖血脂高或身体肥胖的人,应该吃燕麦和杂豆。燕麦和杂豆能预防由高血脂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还有利于糖尿病和肥胖的控制。
《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唐代孙思邈说“春时宜食粥”,祛湿佳品非红豆薏米粥莫属。
经常有人嫌红豆薏米煮不稠,于是加一把大米进去,千万不要。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黏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
红豆和薏米都是祛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这点来以清除浊,一旦加进去大米,所有的红豆、薏米就都白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