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番鸭是惟一自然感染发病的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日龄关系密切,日龄愈小发病率和死亡率愈高,3周龄以内的雏番鸭发病率为20%~60%,病死率为20%~40%不等。40日龄的番鸭也可发病,但发病率和死亡率低。
病鸭通过排泄物特别是通过粪便排出大量病毒,污染饲料、饮水、用具、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传播。如果病鸭的排泄物污染种蛋外壳,则引起孵房内污染,使出壳的雏番鸭成批发病。
本病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但是由于冬春气温低,育雏室空气流通不畅,空气中氨和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鸭细小病毒病是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3周龄的雏鸭,临床以腹泻、呼吸困难和脚软为主要症状。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给番鸭饲养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是番鸭饲养中主要的疾病之一。 鸭细小病毒病俗称“三周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引起的疫病,育雏室空气流通不畅,空气中氨等有害气体浓度较高时,发病率和死亡率也较高。
鸭细小病毒的症状主要表现有,病初食欲不振,重症者食欲废绝,渴欲增加,精神萎顿,拉黄色、黄白色或绿色稀便,有的病鸭粪便中带有气泡,个别肛门周围粘有污物,部分病鸭逐渐消瘦,脚软,常蹲伏。不久后呼吸困难、张口呼吸,病鸭喙部发绀,眼鼻有分泌物流出,有些病鸭死前出现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
预防措施
1.不到疫区引进番鸭苗、种鸭和种蛋。
2.每隔2~3天打扫鸭舍和四周1次,每隔2~3天换上干燥垫料。
3.鸭舍四周环境、用具等每隔4~5天用0.3%~0.5%过氧乙酸或3%~5%来苏儿或1∶400~500倍百毒消等消毒1次;发病时每天消毒1次。
4.种蛋入孵前洗净后用0.1%新洁尔灭溶液浸泡5分钟,然后用干净清水冲洗,晾干。
5.孵化箱、孵化室和孵化用具事前每立米用7.5克高锰酸钾和15毫升福尔马林密闭熏蒸消毒3~4小时。育雏室事前用20%石灰乳或3%来苏儿溶液等喷洒消毒1~2次。
6.刚进的雏鸭可在饮水中按说明书要求加入复合维生素和葡萄糖,以提高体质,增强抗病力。
7.种鸭在产蛋前15~30天每只皮下或肌注番鸭细小病毒弱毒疫苗1毫升,4个月后再免疫1次。
8.出壳后的雏鸭应在48小时内每只皮下接种番鸭细小病毒弱毒疫苗0.2毫升,后隔离饲养7天。
9.出壳48小时内的鸭苗可按说明书要求皮下接种小鹅瘟和番鸭细小病毒弱毒二联疫苗。
10.在疫区,出壳后番鸭苗立即每只注射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0.3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