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科学城市规划致自然生态下降解决方案:屋顶绿化
2017年9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与环境研究所在京发布《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0》。报告以“大国治霾之城市责任”为主题,紧密围绕国家加强环境治理和加快发展转型的战略要求,分专题深入讨论了当前雾霾治理所面临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对全国重点地区主要城市采取的治理措施进行总结,系统评价中国城市健康发展状况,分析研究城市雾霾治理取得的成效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强化雾霾治理、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报告指出,从近年来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来看,我国的雾霾治理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总体情况有所改善,但污染状况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局部地区污染依然严重,形势不容乐观,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京津冀空气污染最严重 雾霾治理面临六大挑战:1.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产生雾霾的重要原因。2.经济结构转型滞后是雾霾重污染地区面临的普遍挑战。3.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导致部分地区环保责任弱化。4.区域协调治理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化。5.部分污染源控制工作缺乏配套技术支撑6.不科学的城市规划建设导致自然生态功能下降。
其中第六条不科学的城市规划建设导致自然生态功能下降,一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大量森林、水体、林地、草地等被开发占用,导致各类生态用地减少,自然生态环境系统遭到破坏;二是中国城市普遍存在过度建设与过度硬化的问题,城市集中连片大面积硬化建设,使自然降水不能渗入地下,水土交换功能丧失,大量污染物无处消纳,只能悬浮于大气中,遇有局部静稳天气就会形成雾霾;三是盲目的城市扩张导致城市规划不合理,建设用地大量占用耕地,既破坏了生态环境,也阻碍了大气流通,人为造成了局部静稳天气,更易促成雾霾的形成。
针对第六条城市自然生态下降问题,中盛鼎业园林生态有限公司研发了一套“轻型屋顶绿化体系”利用科学技术对建筑裸露屋顶进行生态化设计,增加城市整体绿化面积,将绿化“搬到”屋顶,即增大了绿化面积,又丝毫不影响生存空间,还能有效解决过度建设与过度硬化的问题的矛盾,屋顶种草的技术,利用草坪净化空气,调节大气温度湿度,吸尘杀菌,降低噪声污染等特性,对恢复自然生态有直接作用,从而解决可以解决不科学的城市规划导致的自然生态下降问题
具体原理如下:屋顶绿化通过降低风速、植物吸附的途径可降低大气的灰尘,是利用了植被增大了风的摩擦阻力,随着风速的降低,空气中携带的灰尘也随之下降,植物叶片表面的绒毛褶皱与分泌的粘液,能有效阻挡、过滤和吸附PM2.5、PM10等浮尘。屋顶绿化体系的植被生长在建筑屋顶,由于位置较高,能在城市空间中多层拦截、过滤和吸附大气中的污染物及浮尘,减尘效果比地面绿化效果更佳;据测算:每增加一公顷草坪绿化面积,每年至少可以吸收2吨浮尘。
将“轻型屋顶绿化体系”的基质埋于地下,可以增加城市30%-40%的海绵体,利用无机纤维基质高蓄水,高保水的特性,将自然降水迅速吸收并渗入地下,解决了城市内涝问题的同时大量污染物被沉积过滤,得到干净的雨水,从而进行再次利用。再次也解决了水土交换功能丧失的问题,通过“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有效解决不科学的城市规划建设导致自然生态功能下降问题,回复城市的自然生态回复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