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说的化粪池就是一套污水一级处理装置,一般化粪池的尺寸为:长度6-10米、宽度3-3.5、高度为3.5-4米。共分为1、2、3级,污水首先通过管道流向化粪池第s一级分解池过滤,再通过翻眼(过水口)流向第二级分解池,再通过翻眼(过水口)流到第三级清水池。
化粪池的设计储水深度一般为3米,翻眼的位置在池底和设计水面的中部,也就是水面以下1.5米的位置。原理:过滤漂浮物和沉淀物。翻眼的直径约为20公分的正方形,并排3个。
使用中的化粪池应做到定期的清掏维护,以保障它的正常功能和避免堵塞,化粪池的日常维护性清掏,建议每一年一次。集体女生宿舍、大型酒店、餐饮业集中的化粪池每年清掏2次。新建小区的化粪池在前3年基本可以不用清掏维护,可在第四年或第五年进行首s次清掏维保。
很多人错误的人为,清掏化粪池就是要将化粪池的污水排干,再人工清理化粪池底部的沉积物。其实,这大可不必,因为,通过污水管道流向化粪池的污水和污物,98%以上会浮在水面以上(如:所料制品、布料、粪便、头发等等)只有不到2%的污物会沉积到底部。(如:泥沙、少量金属物)。
化粪池本身就是一个收集污物,再进行降解、转化、过滤的容器。之所以要对化粪池进行清掏,是因为该容器的容量有限,要把那些常年无法降解的物质清理出来,让化粪池有足够的空间,才能起到继续收集和转化功能。
若化粪池长期不能得到有效的清理,会导致污物过多,如:头发、毛巾、塑料布和粪便、油垢相互粘接,形成固体,越积越厚,导致堵塞翻眼。这时候的清理难度就相当大了。同时会产生大量易燃和有害气体(沼气)
化粪池(huàfènchí)是处理粪便并加以过滤沉淀的设备。其原理是固化物在池底分解,上层的水化物体,进入管道流走,防止了管道堵塞,给固化物体(粪便等垃圾)有充足的时间水解。 化粪池(septic tank)指的是将生活污水分格沉淀,及对污泥进行厌氧消化的小型处理构筑物。
最早的化粪池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城市生活区内设置化粪池的初始目的是为了积取肥料。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及环境污染的加剧,化粪池对保护水体起到了积极作用。现今,在我国许多大城市,化粪池为农业生产提供肥料的作用已基本消失, 化粪池已成为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之一。
也许有人认为化粪池清理确实也不是什么多复杂的事情,但是它需要一些专业的工具和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与清理知识,不然化粪池清理也是件不易的事情,而且有一定的危险性。化粪池清理方法如下:
1.用铁钩打开化粪池的盖板,再用长竹杆(8m)搅散化粪池内杂物结块层。
2.把吸粪车开到工作现场,套好吸粪胶管(5m长,备3条)放入化粪池内。
3.启动吸粪车的开关,吸出粪便直至化粪池内的化粪结块物吸完为止,防止弄脏工作现场和过往行人的衣物。
4.盖好化粪池井盖,用清水冲洗工作现场和所有工具。
5.小区内化粪池每年清理一次,一级池清运90%,二级池清运75%,三级池硬的表面全部清运。
6.化粪池清理后,目视井内无积物浮于上面,出入口畅通,保持污水不溢出地面。
7.在化粪池井盖打开后10~15min,人不站在池边,禁止在池边点火或吸烟,以防沼气着火烧s伤人。
8.化粪池清理时,工作人员勿下池工作,防止人员中毒或陷入水中。
9.化粪池井盖打开后工作员不能离开现场,清洁完毕后,随手盖好井盖,以防行人掉入井内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