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拥有私家桩的车主每日对于充电桩的需求仅几个小时,一周的充电次数在两到三次,那么其余时间充电桩处于空置状态。共享充电桩模式就是把闲置的资源对外开放,让更多人能够共享。此外,由于国内小区整体电力不足,通常10个充电桩就会使小区电容量达到饱和,这时共享充电桩就能在不增加总体电容量的前提下解决更多车主的充电问题。
交流充电桩(栓)技术要求
安全防护功能
① 交流充电桩(栓)应具备急停开关,可通过手动或远方通信的方式紧急停止充电;
② 交流充电桩(栓)应具备输出侧的漏电保护功能;
③ 交流充电桩(栓)应具备输出侧过流和短路保护功能;
④ 交流充电桩(栓)应具有阻燃功能;
IP防护等级
交流充电桩(栓)应遵守IP54(在室外),并配置必要的防雨、防晒装置;
直流充电桩(栓)技术要求 每个充电桩(栓)自带操作器,以供用户进行充电方式选择和操作指导,并显示电动车电池状态和用户IC卡资费信息,实现无人管理;
充电桩(栓)接口应符合GB/TXXXXXXXX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暂行)中直流充电接口的相关规定;
充电桩(栓)通讯接口采用CAN通讯接口,通信协议按照GB/TXXXXXXXX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暂行)的规定执行(充电对象为锂电池电动车);
充电桩(栓)对充电过程中的非正常状态应具备相应的报警和保护功能;
充电桩(栓)对电池的状态要监控,根据电池的温度,电压对充电曲线,充电电流,充电压自动调整;
充电桩(栓)采用强制风冷;
充电桩(栓)防护等级符合《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P54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