旂觥原件高28.7cm,长38cm,现藏于陕西周原博物馆。是西周早期具有代表性的一件青铜艺术品。长方体,圈足。器前端为兽形,后有兽首与鸟组合,有象鼻形垂珥。盖前端为一垂角兽,獠牙巨鼻,后端作兽面,巨目咧嘴,眉作圈曲龙形。盖上两侧饰欣首卷尾夔龙一对。主体纹饰为大兽面纹,流口后沿及圈足均饰回顾形夔纹。全器中线及四隅设有透雕棱脊。觥体长方形,曲口宽流,鼓腹圈足,中线和四角铸有透雕棱脊,显得稳重大方。流上花纹与觥盖相同,腹壁四周饰展体式外卷角大兽面,圈足则饰回顾式花冠龙纹。觥鋬采用雕塑手法,作成三种动物形象,上为龙角兽首,中为鸷鸟,下作象鼻,安排甚为得体。盖、器同铭,各铸四十字,大意是周昭王十九年五月戊子这天,王命令作册旂去给相侯贶赠望土,沉赏赐给旂青铜和奴隶,旂便为父乙铸造了这种祭器。
旂觥的整体形象酷似绵羊,是吉祥的象征。器身有百余个互为首尾的动物图样,更显神秘与富丽。羊是与上古先人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物食物,羊伴随中华民族步入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羊"、"祥"通假。西汉大儒董仲舒有云:"羊,祥也,故吉礼用之。"《汉书·南越志》记:"尉佗之时,有五色羊,以为瑞。
羊天生丽质,象征纯洁珍贵。在中国,美的本义和审美意识,都是从吃起源的。“美”字所包含的最初的美意识,即味觉审美意识,是人类其它审美的先河。对味觉审美的崇拜,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源泉。
在古人的观念里,羊是美善的象征。《诗经》中有一手首篇名为“羔羊”的诗,用羔羊比喻品德高尚的卿大夫。《说文》有“美与善同义”之说。
羔羊似乎懂得母亲的艰辛与不易,所以吃奶时是跪着的。羔羊的跪乳被人们赋予了“至孝”和“知礼”的意义。《春秋繁露》云:“羔食于其母,必跪而受之,类知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