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雷器──实践证明,消雷器并不能起到消雷的作用。
1.2 内部过电压(Inter Overvoltage)的产生及危害
在电力系统内部,由于断路器的操作、负荷的投入和切除或系统故障等系统内部的状态变化,而使系统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的电力内部电磁能量转换或传输过渡过程,将在系统中出现过电压,这种过电压称为内部过电压。在电力系统引起的内部过电压的原因大致可分为:
a. 电力大负荷的投入和切除(电梯、大功率空调机、冷冻机、等);
b. 感性负荷的投入和切除(电机、继电器的线圈、带负荷垫板变压器);
c. 功率因素补偿电容器的投入和切除;
d. 短路故障等。
内部过电压虽然没有外部过电压的危害大,但是,由于它长年作用于计算机系统,容易造成元器件的老化,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正常使用。
保护电涌保护器
概述:
YK-I型电涌保护器采用35mm导轨安装方式,具有很高的雷电流泄放能力,可防范直击雷在内的各种电涌,应用于雷击风险较高地区的设备系统的电源一级防雷,可组合用于单相/三相供电线路。
应用范围:
YK-I型电源模块浪涌保护器可用于L-PE、N-PE的保护。该电源模块浪涌保护器应用于低压交流配电系统中架空线入户未经衰减的直接雷防护,防护外界(雷击、电磁辐射干扰等)或系统内部(系统拉合闸效应、感应及容性负载的启动和停止等)引起的浪涌脉冲及瞬间过电压对设备的损坏。如建筑物的低压主配电柜,户外配电控制柜以及雷击风险较高的电源一级防雷系统。
防雷器 百科
防雷器,也称避雷器、浪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过电压保护器等,简称SPD,外文名Lightning arrester ,主要包括电源防雷器和信号防雷器,防雷器是通过现代电学以及其它技术来防止被雷击中的设备的损坏。避雷器中的雷电能量吸收,主要是氧化锌压敏电阻和气体放电管。
最原始的防雷器是羊角形间隙,出现于19世纪末期,用于架空输电线路,防止雷击损坏设备绝缘而造成停电,故称“防雷器”。
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铝防雷器,氧化膜防雷器和丸式防雷器。
30年代出现了管式防雷器。
50年代出现了碳化硅防雷器。
70年代又出现了金属氧化物防雷器。
现代高压防雷器,不仅用于限制电力系统中因雷电引起的过电压,也用于限制因系统操作产生的过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