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里面中多放一些钱,看到新的标的,果断提X出击。 3.踏空比亏损好。聊聊我今年Z大的踏空—B特币。今年的行情算是创造历史了,因为按照以往经验,价格一过5000就开始砸盘。老钱曾在10月份写过自己的B特币投资经历 我的B特币投资心得。后来陆陆续续有人留言问我:“老钱,过5000了,还能投么?5500了,我想买点儿。” 我回答的都是:慎重,再等等...我在3月份时试水买了一枚,6月份3800点时,把所有存在活期里的钱提X买了7枚,一直拿到4800多点。真的不敢再拿了。虽然后来断断续续入场搏了点儿,持仓都不超过12个小时。5000点以后,直接空仓,就等着它价格砸盘了... 没想到一路等到6500多。对天发誓,期间一次也没进过场,也真是能忍...因为5000点以后,我真的看不懂,B特币不是贵金属,跟宏观数据什么的,都没有太强的相关性,连个可对比的参照都没有。所以,我宁可踏空,看不懂的钱不赚。 4.相信自己,少听消息和评论。
比如前几天,我说自己2017年一个目标是想在重庆买房。有人专门来微信和我辩论,理由如下:国家已经很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郭嘉只不过在兜底,要没郭嘉早就崩盘了。财税改革是明年的重点,土地收入不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不是你想怎么就怎么,要看国家动态,大资本流向...因为都是朋友,我不好直接赶走,每次都是“嗯啊”答应一下,从不辩论。我们身边从不缺乏观点,爱评论的人太多了。但我就一条衡量标准,如果你没买,那我根本不听。我是在用真金白银去搏,亏了是要流血的。你什么都没买,没有任何利益相关,观点有什么参考价值呢?任何一个炒房者对楼市的判断都远胜一个经济学家。就像我说的,我做这个号的一个原则就是,如果一个理财产品我没钱在里面,JUE不推荐。赚了大家一起赚,赔了我也跑不了,谁也别埋怨谁。真正的交易还有一个好处
—只有亏损了,你才知道自己真实的风险偏好。做问卷时都以为自己是风险爱好者,亏损了才发现自己是风险厌恶者,我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如果模拟盘做的不错,实盘问题就不大。行情都是一样的,要说实盘跟模拟盘究竟有什么地方不同,那就是心态。毕竟实盘是用真
实资金操作,心态上就没有做模拟盘那么轻松。要想锻炼好心态的方法有很多,Z简单有效的就是,做模拟的时候要把数字当真金白银,在做实盘的时候要把真金白银当数字。自己好好体会。想在这个市场生存,除了要有好的技术,更重要的就是要有好的心态,有很多时候都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心理问题,大部分的技术学习其实可以按分钟来计算的,但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对自己的心理情绪管理则需要长年累月的培养,这才是盈利的关键。
5.平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择一个好的平台能让我们事半功倍,反之亦然。市场上的平台有很多,黑平台,假平台也见过不少。选平台的交易者们无非关注几个问题:资金安全,点差手续费,出入金是否方便这几个问题。就我多年做交易筛选出了自认为不错的平台,为避免广告嫌疑,可以私聊。对于新人学习建议就先写这么多,其中的内容也供有经验的交易员参考。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在群里交流,欢迎大家到来。不要不好意思,我们的目标就是财务自由,只要能赚钱,其他的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1.先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所长,投资是长期的游戏,规则是人家定的,所以你要认清楚自己有啥擅长的,投资之路千千万,条条大路通罗马。
但对GU价的影响要结合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来定,如果汇率变化趋势对本国经济发展影响较为有利,那么GU价就会上升。外汇还是金融Qi货中Z先产生的品种,主要用于规避外汇风险。比如我从日本进口价值1亿日元的机器,6个月后付款,此时人民币对日元汇率为1:19.39,折合人民币515万元。如果到付款日汇率为1:19.27,那我要支付519万元,亏了4万元,为了防止这种外汇变化带来的损失,我决定买入六个月远期汇票,定价1:19.32,到时候以517万元买入1亿日元用来付款,即以2万元的代价避免了4万元的损失,如果当时制定的远期价格大于19.39,那我不但不用付代价反而还能赚一笔。暂时只想到这些。Z后是JI金
。证券投资JI金是指通过公开发售JI金份额募JI资金,由JI金托管人托管,JI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并不是由自己直接投资】,为JI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以资产组合方式进行证券投资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特点是集合投资、分散风险、专业理财。JI金的投资对象并不是实业,而是GU票ZAI券等有价证券【可分为GU票JI金、ZAI券JI金、货币市场(P据及短期ZAI券等)JI金、衍生证券投资JI金等】,故风险较GU票小,利率较ZAI券高。简单来说,就是我有一笔钱,但是我自己不太会理财,于是我交给JI金管理人帮我选择投资决策,交给JI金托管人(多为商业银行)托管JI金资产。由于并不是由自己直接管理,所以投资JI金需要支付管理人管理费,托管人托管费。JI金的投资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管理能力风险、技术风险和巨额赎回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