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跑道施工前必须做小样试验注意以下问题 :
a:塑胶铺装材料的使用情况,如料比、环境条件下催化剂的使用量(催化剂量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材料反应,流动性,凝胶时间、固化时间是否正常。
b:24小时后观察是否有起泡、分离现象以及物理性能是否正常。
4、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材料、辅料、催化剂及工具设备准备(称、桶、车、耙、刀、勺、搅拌机)。
5、施工人员要求标场跑道施工人员最少不得少于十四人:备料四人、运料两名、把耙两名、修边两名、撒粒四名。
6、场地厚度要求一般分两次施工,以13mm为例:一般底层10mm和面层3mm。底层可加入25%橡胶颗粒,面层表面撒EPDM或PU颗粒。
塑胶跑道材料种类:
塑胶跑道材料由聚氨酯预聚体、混合聚醚、废轮胎橡胶、EPDM橡胶粒或PU颗粒、颜料、助剂、填料组成。塑胶跑道具有平整度好、抗压强度高、硬度弹性适当、物理性能稳定的特性,有利于运动员速度和技术的发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降低摔伤率。塑胶跑道是由聚氨酯橡胶等材料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色彩,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线能力和耐老化力是国际上公认的最为佳全天候室外运动场地坪材料。常用于操场跑道。
种类:
塑胶跑道材料透气式塑胶跑道
是双层喷涂聚胺酯跑道系统。基础层为聚氨酯树脂粘合的黑色环保橡胶颗粒,面层为有色EPDM橡胶颗粒与聚氨脂混合后由SMG机械直接喷射在面层上形成。
塑胶跑道材料复合式塑胶跑道
基础层为聚氨酯树脂粘合的黑色环保橡胶颗粒,面层为有色EPDM橡胶颗粒浇铸在聚氨酯树脂中。
塑胶跑道材料预制式塑胶跑道
是一种预制型卷材跑道。以天然橡胶及人工橡胶为基础,混合矿物质填充剂、稳定剂及色料于工厂内连续压延处理,并以280-300℃的高温加硫硬化一体成型,机械压花,纹路一致的双层结构合成橡胶。
塑胶跑道材料混合式塑胶跑道
是PU与黑色橡胶颗粒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跑道系统。材料运到现场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催化剂搅拌均匀,摊铺,常温硫化成型,该面层是现时唯的 一有国家标准的塑胶面层材料,主要用于专业比赛用场地等。
塑胶跑道的建造标准:
1.标准跑道全长为400米,应由两个平行的直道和两个半径相等的弯道组成。除浙南塑胶跑道 草地跑道外,跑道内侧应用适宜材料制成的突沿加以分界。突沿高约5厘米,宽至少5厘米。
2.应在跑道内突沿外沿以外30厘米处测量跑道长度。如无突沿应在标志线外沿以外20厘米处进行测量。注:《国际田联的田径场地设施手册》含有全部有关跑道结构、设计、标记的技术信息。本规则给出了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3.400米及400米以下各项径赛,每名运动员应占有一条分道,分道宽小为1.22米,大为1.25米,分道线宽5厘米,所有分道宽应相同。应按上述第2款的规定测量一分道的长度,其他分道的长度应在内侧分道线外沿以外20厘米处进行测量。
注:分道宽应包括右侧分道线
塑胶跑道施工在沥青或水泥基础上,基础做法与道路施工大致相同。基础表面平整度要求较高,以保证塑胶面层厚度一致,弹性均匀,对基础的质量要求如下:
坡度:横向<1%(弯道8‰、直道5‰、半圆区5‰),纵向<1‰,跳高区<0.4%,表面应平坦光滑、排水畅通。
平整度:平整度合格率在95%以上,3米直尺误差3mm。
定位: 为准确施工及画线需要,应用牢固鲜明标志物标出跑道场地的四个半圆切线点和两个圆心。
排水:排水系统在大雨后二小时必需排出积水。在冰冻地区,沥青层与碎石层之间应加一层土工布缓冲层。沿排水沟槽的基础应做特殊防水处理。
强度和稳定性:基础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表面均匀坚实、无裂缝,无烂边,接缝平直光滑。垫层压实,密实度大于95%,在中型碾压机压过后,无显著轮迹、浮土松散、波浪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