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锭防止出现气泡方法
缩孔:钢液在钢模里收缩时形成的缩腔叫缩孔.
横裂:是指钢锭表面发生的横向裂纹,一般在钢锭上,一般深度较浅,经精磨可祛除。
纵裂:是指钢锭表面产生的纵向裂纹,一般在钢锭上部和角部,而上部的裂纹很深,很难研磨消除。
结疤:钢锭表面,壳皮状或瘤子状的金属所溅粘的称为结疤,结疤多出现在钢锭下部。
重皮:在低倍试片的边缘,呈现出一种不规则的暗色疏松时,其周围聚集大量的氧化物夹杂,(主要是氧化亚铁)这叫翻复。 表面夹杂:是指镶嵌在钢锭表面肉眼可见的非减数夹杂物。
表面气孔:指暴露于钢锭表面肉眼可见的细小孔洞,多见于钢锭中下部,一般不深,可精整去除。
炸裂:钢锭表面极冷时产生的开裂,因开裂时常拌有响声,所以叫做炸裂。
钢锭的浇筑需要掌握的技巧
新包与新炉不能同时使用,新包与新模不能同时使用。吊包至炉前出钢时,钢包温度>800℃,使用时包底、包壁要烤红。若新包使用应符合烘烤规定:新包:大于24小时,挖补包:大于8小时。根据50吨电炉放引流砂钢水量≥500kg,钢流回直方可浇注。钢锭下水口砖对准中注管浇口,距离喇叭口端面的高度应在200㎜左右。根据电子称显示重量或者钢包内钢液的位置决定浇注支数防止短尺。浇一块平板在补注即将完毕时接取成品样,浇二块平板以上在第二块平板接取成品样。根据钢液温度高低将注流平稳、果断地开至满流的60%~80%。温度高取下限60%,钢液进入模底要平稳铺开防止飞溅,为改善尾部的表面质量促使保护渣融化,在不造成飞溅前提下开流可适当加大些。
钢锭宏观组织的特点
1、细小等轴晶带:分布在铸锭的外表皮,晶粒细小,厚度很薄,组织致密,成分均匀.
2、柱状晶带:紧接着细小等轴晶带的便是钢锭柱状晶粒区,晶粒细而长,垂直于模壁,厚度很大,组织致密.
3、过度晶带:位于柱状晶带和中心粗大晶带之间.
4、粗大晶带:位于钢锭的中心部位,晶粒粗大,组织疏松.
5、负偏析沉积锥体:主要表现在钢锭的底部,也就是常讲的重金属沉积区.
6、A形偏析:主要位于过度晶带区,主要是因为钢液在凝固时钢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气泡,裂纹是由于冷却过程中冷却不均匀形成内应力而造成的,也就是常讲的皮下气孔和内部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