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鸡肉粉
天等鸡肉粉,鸡肉是用的白切鸡,南宁的代表食店是中山路的盈记天等鸡肉粉(不懂现在还开不开)。第.一次吃的时候觉得这粉真是奇葩,白切鸡切成块后用另外的小蝶盛放浇一些酱汁,粉就是一碗光溜溜的光头粉,什么也没有,卖相真是不好。
但一下口,才知这食店老板的用心良苦,粉的汤是鸡汤,粉浸入汤里吸收汤汁,非常鲜美,放任何东西都会破坏鸡汤的美味,哪怕是一片菜叶。
米线的滋味
在北京读书时,学校食堂也卖米线,食堂师傅们管它叫“桂林米粉”,做法很简单:米线经过煮烫,浇上韭菜鸡蛋汤,就算完成。那味道很无聊,我吃过之后感觉简直是对米线的侮辱。发现还真有一些同学喜食这玩意儿,当然知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但我还是发自内心地同情他们。后来在怒江大峡谷当兵,那里的米线也是吃不成,只有八一路口、道班总段大门旁的那家差强人意,懂得用火腿骨炖汤,吃起来咸里透香,味道还算马虎。可惜那里只是个窄缝店面,摆得下三张小桌,容不下十个大人,里面的人吃着,外面的要站着等候,如执意进去,就可能闯翻人家的汤碗。西双版纳民航路情人桥附近的一家土鸡米线生意也不错,调味料累计达二十余种,还免费提供一种叫海宝醋的饮品,不过我去那里都是吃米干(玉溪人叫卷粉)。吃惯玉溪米线的人,无论去到哪里,都不想吃米线了,因为都觉得吃不成。
云南各地都有米线,只是追求的风格各有不同:昆明人打着云南过桥米线的旗号,把米线做得花里胡哨虚张声势,把不计其数的大碗小碟和主料配料端上桌,很能迎合外地游客的猎奇心理;红河人也不甘落后,紧紧抱住传说中那个过桥送鸡汤的书生贤妻的大腿,四处悬挂蒙自过桥米线的招牌,花样百出的样子与昆明人有得一拼;普洱人和版纳人坐不住了,或许从臭豆腐获得灵感,他们绞尽脑汁让一锅好端端的汤发酸、发馊,继而发明出一种叫“酸汤米线”的东西,倒也让部分口味独特的食客颇感欣慰。话说回来,全省的米线老板无论如何别出心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大智若愚的玉溪人面前,在大智若愚的玉溪米线面前,恐怕都得退避三舍。用《老子》的话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平果卷粉
平果的卷粉类似于广东的卷筒粉,但是口感独特,有当地的味道。一位叫mc阿晓的平果网络歌手写的《港口卷粉我最爱》,歌曲记录歌手儿时经常去光顾的一家粉店,而身在外地尤为想念,有感而发,通过用家乡西南官语歌颂广西平果县城特产:卷粉。
钦州猪脚粉
钦州猪脚粉是广西钦州名气最.大的传统名小吃之一,猪脚粉是钦州名气最.大的名小吃,俗话说;“钦州猪脚粉,神仙也打滚。”,是钦州的招牌美食。钦州猪脚粉选当地特有的上好米粉或河粉,配以调制好的熟猪脚,加入多种佐料而成。钦州猪脚粉要说历史典故,几乎找不到有这方面的文字记载。
其制作的方法也很简单,没有复杂的工序,只是把猪脚细净斩件,配于八角、桂皮等料烹制,食用时,一碗汤粉加一块油得发亮的猪脚,配一小碟的辣椒酱。钦州猪脚粉和广西桂林的“桂林米粉”、广西柳州的“柳州螺丝粉”不同,在钦州市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不可能看到“正宗猪脚粉”字样,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难得出谁“正宗”的结论,但凡猪脚加粉都是猪脚粉,只是味道良莠的问题就由食客定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