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改变。曾经的“九块九包邮”被抛弃,“拼低价”变成了“拼质量”、“拼设计”,而军埔村的电商青年的目标也从“多卖货”逐渐变成了要把品牌做大,甚至要卖到国外。
作为全国最早的电商村之一,今年“双11”前夕,揭阳军埔村还是那么忙碌,不同的是,近两年来,军埔村的电商逐渐改变以往一味走低价路线的模式,迈向打造自有品牌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的升级之路。今年,很多店铺都有了不少品牌“忠粉”。而电商的快速发展也推动当地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焕发新的生机。
“今年‘双11’,我们的预计销售额是两个亿。”军埔村电商协会副会长黄作宏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
批发街挂上品牌LOGO
从“揭阳军埔电子商务村”的招牌步入,村里的“主街”两侧全都是各家店铺。夜幕下,店铺“小二们”正在打包、备货。
作为中国最早的淘宝村之一,军埔村可谓是全民皆电商。现在村里有350多户、2000多人从事电商行业,开设了淘宝网店500多家、实体网批店400多家。
许冰峰从2013年就开始做服装电商,经营一家小淘宝店,“那时候就去批发商那里打货,有什么卖什么,低价产品为主。”生意慢慢做大后,许冰峰逐渐感觉到,阿里等电商平台开始引导小卖家转变,给低价产品的流量变少了,很多平台活动也只有品牌商才能参加,对产品也有一定的要求。而军埔村还经常举办培训班,许冰峰参加培训以后也受到不少启发,感觉自己的产品需要全面提高。
从2016年开始,许冰峰开始搞起了自己的品牌,注册了商标,请人设计了LOGO、吊牌,产品设计、质量等全面调整升级,“刚开始做品牌营业额是有下降的,但随着知名度慢慢打开,产品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认可,慢慢度过了阵痛期,现在,中高端产品的销售额已经占到了网店的80%”。
“这条街变化特别明显,以前都是牌子上写着批发价格低至多少,现在都挂上了自己的品牌。”蔡泽镔是村里较早就有品牌意识的,他大学读电商专业,2008年毕业后,在电商企业工作了几年,2012年,他“感觉准备好了”,就回到了家乡创业。
“那时候这边电商刚起步,但是氛围已经很好了。”蔡泽镔说,当时虽然是价格低的产品更好卖,但自己在企业工作的时候就感觉到,做电商没有品牌难免会束手束脚,所以从一开始就进军天猫和京东,“早做晚做都要做,只有品牌才能长久生存,不然不注册商标白白帮人打工,对消费者而言,记住这个品牌有助于培养消费忠诚度”。
现在,蔡泽镔的店铺已经积累了不少“忠粉”,还有粉丝群,蔡泽镔不时会在里面发发红包,提前透露一下活动,“‘双11’老客户肯定贡献度更大,我们准备了老客户的zhuan供优惠。而且还准备了两部iPhone x,1000个免单拿来抽奖”。
“现在军埔村里注册商标有700多个,大家都开始努力打造自有品牌;现在天猫店有150多家,超过总数1/3。”黄作宏说,从2015年开始当地有意识地通过培训等方式不断引导当地企业转型,“过渡期是最辛苦的,到2016年很多品牌已经慢慢发展起来了,而且引入了珠三角的比较大一些的企业进驻军埔,带动当地的企业加快转型。”黄作宏介绍。
亮点观察
农村电商也要拼质量拼设计
作为全国最早的著名“电商村”之一,军埔电商经过5年的培育和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2013年7月以来,军埔村开展了面向全国免费的普惠型电商人才培训,启动了“引校入埔”的工程,推动全市9家电商培训专业机构在军埔设点办学,五5年累计培训超过6.5万人次,当中多数学员都选择留在军埔村从事电商创业就业,而回到全国各地创业的学员也为军埔村带来了更多的资源。
随着电商结构的不断调整、消费需求的转变,以军埔村为代表的农村电商也在悄悄改变。曾经的“九块九包邮”被抛弃,“拼低价”变成了“拼质量”、“拼设计”,而军埔村的电商青年的目标也从“多卖货”逐渐变成了要把品牌做大,甚至要卖到国外。
对很多如军埔村一般的电商村来说,下一步,就是如何借助大数据、信息共享等技术,创新性开展定制性生产模式,促进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电子商务的创新能力、应用层次和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