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导致物流成本居高.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据2011年对我国15个省会城市仓储面积的调查显示,每市平均库房拥有量为373.6万平方米,而人均只有0.57平方米,从而导致库房租金上升.另据调查,我国仅有10%的肉类、20%的水产品和少量的牛奶、豆制品通过规范的冷链系统流通,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却高达85%.冷藏运输设施的缺乏导致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率达到25%-30%.这都在无形中促使物流成本的攀升.另外,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大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没有形成遍布全国的合理的运输网络.
物联网作为信息化发展方向,对多行业、多领域信息化产生深远影响。制造业物流信息化是制造业信息化与物流信息化的融合,物联网无疑会对制造业物流信息化产生直接影响。
二制造业物流信息化
制造业物流信息化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从制造企业内部的角度,实现制造企业物流信息化,将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于制造业物流中,通过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建立集成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信息系统控制制造企业产、供、销各个环节的物流运作,解决制造企业内部的信息采集、传输、共享,以及各个相互独立的信息系统之间互联互通的问题,实现业务流程信息化和部门之间信息的同步沟通、共享。二是从供应链的角度,实现制造业供应链物流信息化,利用网络技术使得企业信息系统与其上下游企业的信息系统对接、与外部社会物流、政府监管部门网络连接,形成以供应链为基础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外部的资源共享、信息共用。
尚普咨询发布的《2014-2017年国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物流行业正在朝着支柱产业的放向发展,物流相关企业当密切关注市场变革和政府改革,关注平台型网络化、技术型电商化、专业型一体化等新的物流运作模式,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尚普咨询发布的《2014-2017年国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物流行业正在朝着支柱产业的放向发展,物流相关企业当密切关注市场变革和政府改革,关注平台型网络化、技术型电商化、专业型一体化等新的物流运作模式,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