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井模具是应用在地下井的一种水泥管模具,井体模具在国内的应用远远不及国外,虽然起步应用比较晚,但是如今国内对于井体的认识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渗水井,透水井等这些字眼中了。 井体钢模具结构设计合理,抗压力强,受力均匀,经多次负荷试验不变形,不断裂,应用于地下井的井体模具,节省占地面积。井体钢模具在现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从现在对水利系统的重视程度来看,井体模具已经成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必备良品,在排水系统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井体模具在中国起步较晚,各种设备以及设计理念都在不断的完善,在未来井体模具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离心过程中承受很大的离心力及振动力,还有蒸养过程中的热应力、钢筋的预应力(指预应力混凝土井管)、自应力混凝土膨胀力(指自应力混凝土井管)、模具制造的焊接应力、模具反复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疲劳应力和锈蚀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模具不但严重影响产品质量,还会引起模具剧烈跳动或发生设备事故,因此,模具必须具备尺寸精准、不易变形、坚固耐用、拆装方便和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等基本要求。
水泥井管模具
生产中需要大量重复使用,通常为3000~5000次左右。为保证足够强度和刚度,规定跑轮轮距为2米或4米,不得超过4米。
井管模具是铆焊结构,由两个半圆筒组成,半圆筒由8mm左右钢板压制成型,筒体上有纵向和环向加强筋,水泥井管模具往往在生产过程中需半片起吊,故起吊点要选择正确。
井管模具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弯曲变形,当变形值大于模具长度的千分之一时,高速离心就会产生强烈的跳动,既影响井管质量,又影响水泥井管离心机的正常运转和成倍缩短模具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及时对模具进行校正。校正方法有顶压法和火焰烤直法两种。一般以同时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校正为好,与此同时亦应检查校验离心机。
模具经车床刨加工后,尺寸精准,保证模具在离心时的转动平稳,模具跑轮和离心机托轮的表面要光滑,截面呈圆形。因跑轮和托轮在运转中磨擦损耗的不均匀性,使用一定时间后,其表面就会产生凹凸不平的现象,当凹凸深度超过±3mm时,要及时将其车圆,在同一模具上各跑轮外径相对偏差控制在±0.45mm以内,防止离心过程中模具跳动。
模具是分段制成的,使用单位在组装后需在离心机上进行空载运转试验,以80~120转/分的转速运转五分钟,然后缓慢升高至450转/分,运转5~15分钟,进行宏观检查,待运转平稳,无剧烈振动和异常响声时,才可投产运行。
为便于井管从模具中脱出,模具企口形式通常有阶梯形和凹凸形两种,操作时应清除企口上的垃圾,严防碰撞损伤企口和漏浆,一般新模具不易产生跑浆现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采用垫纸片、纸绳、小麻绳、草绳、小橡胶绳和蜡封等办法来防止跑浆。
模具如长期停止使用,应清理干净,再涂上防锈油蜡,上下两片紧固连接后,堆放在干燥、平整、坚实的场地上,落空的跑轮应用垫料垫实,堆放层不得超过三层,每层跑轮与跑轮之间用垫料垫实,严禁半片堆放,有时也可不脱模将井管保留在模具内,增加模具的刚度。
用高强钢丝生产预应力井管,因施加预应力大,对模具要求更高,一般采用加固措施
水泥井管模具为半圆形两片式结构,由跑轮和数段模体组装而成,一般为等径模,直径250~500mm,与水泥井管机配套可生产符合JC/T 448-2011钢筋混凝土井管标准规定的各种规格的井壁管与过滤管,质量稳定可靠,深入广大客户欢迎!
水泥井管模具生产中需要大量重复使用,通常为3000~5000次左右。为保证足够强度和刚度,规定跑轮轮距为2米或4米,不得超过4米。
井管模具是铆焊结构,由两个半圆筒组成,半圆筒由8mm左右钢板压制成型,筒体上有纵向和环向加强筋,水泥井管模具往往在生产过程中需半片起吊,故起吊点要选择正确。
井管模具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弯曲变形,当变形值大于模具长度的千分之一时,高速离心就会产生强烈的跳动,既影响井管质量,又影响水泥井管机的正常运转和成倍缩短模具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及时对模具进行校正。校正方法有顶压法和火焰烤直法两种。一般以同时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校正为好,与此同时亦应检查校验离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