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零件加工定做先粗后精:精基准加工好后,整个零件的加工工序,应该是粗加工工序在前,相继为半精加工、精加工及光整加工。按先粗后精的原则先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主要表面,即先粗加工再半精加工各主要表面,最后再进行精加工和光整加工。在对重要表面精加工之前,有时需对精基准进行修整,以利于保证重要表面的加工精度,如主轴的高精度磨削时,精磨和超精磨削前都须研磨中心孔;精密齿轮磨齿前,也要对内孔进行磨削加工。
CNC精密机械加工的优势:CNC零件加工的主轴转速和进给量范围比通用车床的范围大,每一道工序都能选用更佳的切削用量,数控车床的结构刚性允许数控车床进行大切削用量的强力切削,从而有效节省了机动时间。数控车床移动部件在定位中均采用加减速控制,并可选用很高的空行程运动速度,机械加工厂缩短了定位和非切削时间。使用带有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的加工中心时,工件往往只需进行一次装夹就可完成所有的加工工序,减少了半成品的周转时间,生产效率非常高。精密零件加工质量稳定,还可减少检验时间。数控车床可比普通车床提高效率2—3倍,复杂零件的加工,生产率可提高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CNC零件加工技术是以数控系统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机械制造产业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所需的加工条件,如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刀具选择等,都是由指令代码事先规定好的,整个加工过程是自动进行的,人为造成的加工误差很小,数控车床而且传动中的间隙及误差还可以由数控系统进行补偿。因此,数控车床的加工精度较高。此外,数控车床能进行重复性的操作,尺寸一致性好,减少了废品率。
CNC精密零件加工对零件的加工是按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完成的,操作者除了操作键盘,装卸工件,进行关键工序的中间检测以及观察车床运行外,不需要进行繁杂的重复性手工操作,劳动强度与紧张程度均可大为减轻。另外,精密零件加工一般都具有较好的安全防护、自动排屑、自动冷却和自动润滑等装置。数控车床不必像通用车床那样采用很多工装,仅需要少量工夹具。一旦零件图有修改,只需修改相应的程序部分,就可在短时间内将新零件加工出来。因而生产周期短,灵活性强,为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和新产品的研制提供了有利条件。
机械零件的选材依据:
选材的最主要依据指的是零件在使用时所应具备的材料性能,包括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对大多数零件而言,机械性能是主要的必能指标,表征机械性能的参数主要有强度极限σb、弹性极限σe、屈服强度σs或σ0.2、伸长率δ、断面收缩率ψ、冲击韧性ak及硬度HRC或HBS等。这些参数中强度是机械性能的主要性能指标,只有在强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才能保证零件正常工作,且经久耐用。在材料力学的学习中,已经发现,在设计计算零件的危险截面尺寸或校核安全程度时所用的许用应力,都要根据材料强度数据推出。
二、机械零件加工厂——机械零件的失效原因:
失效原因有多种,在实际生产中,零件失效很少是由于单一因素引起的,往往是几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可分为设计、材料、加工和安装使用四个方面。可能的原因有如下:
1、设计原因 一是由于设计的结构和形状不合理导致零件失效,如零件的高应力区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源(各种尖角、缺口、过小的过渡圆角等;二是对零件的工作条件估计失误,如对工作中可能的过载估计不足,使设计的零件的承载能力不够。
2、材料方面的原因 选材不当是材料方面导致失效的主要原因。最常见的是设计人员仅根据材料的常规性能指标来作出决定,而这些指标根本不能反映出材料所受某种类型失效的搞力;材料本身的缺陷(如缩孔、疏松、气孔、夹杂、微裂纹等)也导致零件失效。
3、加工方面原因 由于加工工艺控制不好会造成各种缺陷而引起失效。如热处理工艺控制不当导致过热、脱碳、回火不足等;锻造工艺不良带状组织、过热或过烧现象等;冷加工工艺不良造成光洁度太低,刀痕过深、磨削裂纹等都可导致零件的失效。
有些零件加工不当造成的缺陷与零件设计有很大的关系,如热处理时的某些缺陷。零件外形和结构设计不合理会促使热处理缺陷的产生(如变形、开裂)。为避免或减少零件淬火时发生或开裂,设计零件时应注意:截面厚薄不均匀,否则容易在薄避处易开裂;结构对称,尽量采用封闭结构以免发生大的变形;变截面处均匀过渡,防止应力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