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化学添加剂,助磨剂能改善水泥颗粒分布并激发水化动力,从而提高水泥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对这样一个效果突出、效益显著的高科技产品,有些厂家却认识不足,为了更好地推广应用助磨剂,作为我们助磨剂企业应从宣传力度、产品质量上狠下功夫,要让用户承认我们的产品的确质量过硬、效益丰硕。所以在实际生产当中,还没有认识和使用水泥助磨剂的厂家,你们可以放心使用。助磨剂这一特殊的产品已在国外使用几十年,如没有效果那他们为什么会使用那么多年,如没有效果那我们国家为何有那么重视,国家水泥新标准中也明确规定了水泥在粉磨过程中允许掺加助磨剂,那些还没有使用的水泥厂家,要从根本上改变观念。
为了推动助磨剂在我国的开发和应用,1997年我国首.次颁布实施了等效采用美国标准JC/T667《水泥粉磨用工艺外加剂》。随着水泥助磨剂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不断扩大,在我国与国际接轨的实践中,从而发现该标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存在着个别地方与我国实际情况相差别。于是在2003年进行修订,2004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于2005年4月1日生效。JC/T667-2004将标准名称改为《水泥助磨剂》,2011年7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6748-2011到2013年3月正式实施。
使用水泥助磨剂的企业都知道,水泥助磨剂每个品种都有其最.佳掺量,液体产品掺量一般在0.03%-0.15%,掺量范围大,价格悬殊也大;粉体产品掺量一般在0.5%-1%,掺量大,价格也低。实际上,助磨剂加少了起不到好的效果,加多了助磨效果也不能增加多少,水泥企业追求的应该性价比高的产品。我国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实施, 在这个水泥新标准中增加了“水泥生产中允许加入≤0.5%的助磨剂和水泥中的氯离子含量必须≤0.06%”的要求。原来粉体助磨剂的掺量在0.8-1.0%左右,假如其中的NaCl含量为30%,那助磨剂中加入的氯离子量为0.15-0.18%。即使可把掺量降到0.5%,但加到水泥中的氯离子或硫酸根离子的量是没有变的。再外加水泥熟料及混合材中的氯离子量,水泥中的氯离子量将远远超过水泥新标准中的规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