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陶瓷、玻璃;冶金镁金属的助熔剂;光学仪器中镜头和滤光器的涂层;阴极射线屏的荧光材料;焊剂等。
【密度】1.986
【性状】
无色玻璃态物质。
【溶解情况】
极易溶于水,稍溶于乙醇。
【用途】
在原子工业的熔盐反应堆中用作熔融盐燃料和二次载热剂的组分。
【制备或来源】
用碳酸铍或氢氧化铍溶于25%的氟氢化铵中,在铂制或铅制器皿中浓缩可得四氟铍酸铵结晶,再在二氧化碳气流中加热至450℃可得纯的二氟化铍;也可用碳酸铍与气体HF反应制得。
【制备或来源】
将碳酸镁用水调糊逐渐倒入冲稀一半的中反应,将沉淀在400℃干燥而得。
氩气流量对测定C的影响?
(1) 氩气氛围是用于激发保护的,流量过低高碳样品分析时容易出现白点.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以了,只要不走极端.
(2) 氩气只是保护作用,流量过低会造成氩氛围不好,特别是高碳样品,白口化没做好更要求氩气氛围好,否则激发过程中C/S分析值会降低,当然根据仪器不同,要求也不同,它的激发流量控制一般10~15L/min,待机流量控制1L/min过高会造成氩气浪费.
对低碳样品在正常范围内即可.
已经成型的铸铁能不能进行光谱分析啊?能不能加热到一定温度在急冷进行白口化呢?要是必须融化后在急冷进行白口化的化,那么元素的烧损怎么避免呢?
(1) 因为光谱样品要求全白口化,我试过,灰口的铸铁也能分析出成份,碳根本分析不准,别的元素也不准,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好还是熔融后再白口化,元素烧损可忽略不计
(2) 直读在铸铁分析上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但是现在的辉光技术能比较好的处理这个问题。主要的问题还是C的元素有些偏离,其他元素完全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