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组成(wB%):Na 32.8,Al 12.8, F 54.4。因与冰相似而得名。成分通常很纯,有时可含极微量的Ca、Fe、Mn及有机质等。结构形态单斜晶系,a0=0.547nm,b0=0.562nm,c0=0.782nm,β=9011’;Z=2。晶体结构有略微变型的[AlF6]、冰晶石图册[NaF6]八面体和[NaF12]立方八面体组成;两种八面体连接成链∥c轴延伸,链间为其它2/3的Na所充填,配位数为12。[AlF6]八面体位于晶胞的角顶和中心,[NaF6]八面体位于晶胞的底面中心和垂直棱的中部,6个[NaF12]有4个在晶胞面上,其余2个在晶胞里。在约500℃时β-冰晶石为等轴晶系,Oh3-Fm3m;a0=0.795nm;Z=4。(NH4)3AlF6型结构,与钾钠冰晶石结构相似。由于分布于立方八面体中的Na+半径较小,不能填满立方八面体的空间,故在冷却条件下多面体发生倾斜,转变为单斜晶系。
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另一种化合物可以代替冰晶石的。这是因为冰晶石除了能够溶解氧化铝以外还具有其它一些不可缺少的性质,如不含比铝更正电性的元素,稳定 冰晶石性好,在一般条件下不分解、不挥发、不潮解,熔点高于铝,导电性好,节约电量等。可以说,如果没有冰晶石,全世界也许就没有如此大规模的铝工业,价格也就没有这么低,应用也就没有这么广泛。 是冰晶石的主要产地。现时多以萤石人工合成六氟铝酸钠供工业使用。西班牙、俄罗斯和美国也有产出。
冰晶石分子比的不同要求;③含水份低,氟损失小;④颗粒状,流动性好,利于输送;⑤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2、粒状冰晶石的特点有①流动性好,粉尘污染,适合机械化下料;②电解生产中实收率高,可降低电解铝的成本;③分子比在2.5~3.0之间,特别适用于电解铝的启槽;④颗粒大多为1~10mm。3、粉状冰晶石的特点有①可达到较高的粒度,通常为200目以上;②分子比可达1熔点约为1000℃。 格陵兰西海岸是冰晶石的主要产地,此矿于1987年开采完毕。现时多以萤石人工合成六钠供工业使用。,也称钠冰晶石,简称冰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