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与时俱进的中国经济发展更使得快递业在中国大地风起云涌,快递业的年增长率远高于同年GDP的增长率,2000年前,中国的驿站开始发展。[3] 截至2015年底,全国主要城市安装智能快件箱已逾6万组,投递快件逾2亿件。快递服务产业链进一步延伸,邮政局力推快递业务板块由“1+1”向“1+3”拓展,逐步实现电子商务、制造业、跨境贸易多点开花。快递已经成长为支撑电商发展的主渠道,2015年,镇江,行业支撑网络零售交易额超3万亿元。快递业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加速升级。
仓储合同具有以下特征:1.保管人必须是具有仓库营业资质的人,即具有仓储设施、仓储设备,专事仓储保管业务的人。这是仓储合同主体上的重要特征。⒉仓储合同的对象仅为动产,镇江至南京物流,不动产不可能成为仓储合同的对象。⒊仓储合同为诺成合同。仓储合同自成立时起生效。⒋仓储合同为不要式合同,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⒌仓储合同为双务、有偿合同。保管人提供储存、保管的义务,镇江至安徽物流,存货人承担支付仓储费的义务。⒍仓单是仓储合同的重要特征。
“社会物流需求增速放缓,有效物流需求不足成为物流业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近日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01—2010年,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达23%,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社会物流需求增长出现拐点,增速持续回落。随着需求的改变,2011—2015年,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仅为8.5%,2015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速甚至进一步回落至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