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是在室温条件下在以下将钢板进一步轧薄至为目标厚度的钢板。和比较,冷轧钢板厚度更加,而且表面光滑、漂亮。
发展概况编辑
带钢热连轧
四十到五十年代,第一代,年产量100~250万吨。
六十年代,第二代,年产量200~350万吨。
七十年代,第三代,年产量300~600万吨。
带钢冷连轧
一般带卷重量40 t,个别到60 t,提高30~50%。
提高生产率的主要措施,增加带卷重量,提高轧制速度和作业率等。
区别编辑
热轧
热轧,是以板坯(主要为连铸坯)为原料,经加热后由粗轧机组及精轧机组制成。从精轧最后一架轧机出来的热通过层流冷却至设定温度,由卷取机卷成钢带卷,冷却后的钢带卷,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经过不同的精整作业线(平整、矫直、横切或纵切、检验、称重、包装及标志等)加工而成为钢板、平整卷及纵切钢带产品。简单点儿来说,一块钢坯在加热后(就是电视里那种烧的红红的发烫的钢块)经过几道轧制,再切边,矫正成为钢板,这种叫热轧。
冷轧
冷轧:用热轧钢卷为原料,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后进行冷连轧,其成品为轧硬卷,由于连续冷变形引起的冷作硬化使轧硬卷的强度、硬度上升、韧塑指标下降,因此冲压性能将恶化,只能用于简单变形的零件。轧硬卷可作为厂的原料,因为热镀锌机组均设置有退 火线。轧硬卷重一般在6~13.5吨,钢卷在常温下,对热轧酸洗卷进行连续轧制。内径为610mm。
产品特点:因为没有经过退火处理,其硬度很高(HRB大于90),机械加工性能极差,只能进行简单的有方向性的小于90度的折弯加工(垂直于卷取方向)。
简单点儿来说,冷轧,是在卷的基础上加工轧制出来的,一般来讲是热轧---酸洗---冷轧这样的加工过程。
冷轧是在常温状态下由热轧板加工而成,虽然在加工过程因为轧制也会使钢板升温,尽管如此还是叫冷轧。由于热轧经过连续冷变型而成的冷轧,在机械性能比较差,硬度太高。必须经过退火才能恢复其机械性能,没有退火的叫轧硬卷。轧硬卷一般是用来做无需折弯,拉伸的产品。
钢板宽度允许偏差编辑
表5-13冷轧钢板和钢带的
公称宽度/mm | 宽度允许偏差/mm |
≤l000 | +6 |
>1000 | +10 |
不剪纵边的钢带 | +15 |
表5_14纵切钢带的宽度允许偏差
公称厚度/mm 公称厚度/mm | 宽度允许偏差/mm |
≤125 | >125~250 | >250~400 | >400~<600 |
0.20~0.40 | +0.3 | +0.6 | +1.0 | +1.5 |
>0.40~1.0 | +0.5 | +0.8 | +1.2 | +1.5 |
>1.0~1.8 | +0.7 | +1.0 | +1.5 | +2.0 |
>1.8~3.0 | +1.0 | +1.3 | +1.7 | +2.0 |
表5-15冷轧钢板的长度允许偏差
公称长度/mm | ≤2000 | >2000 |
允许偏差/mm | +10 | +15 |
表5-16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外形
钢板和钢带每米的平面度 | 钢带的 镰刀弯 | 钢板的 同板差 |
公称宽度/mm 公称宽度/mm | 平面度(mm/m) |
≤0.70 | >0.70~1.50 | >1.50~5.0 |
≤1000 | 10 | 8 | 6 | 在每2m内<6mm,但纵切钢带的镰刀弯每 2m内<4mm | 不得大于厚度公差之半 |
>1000~1500 | 12 | 10 | 8 |
>1500~2000 | 18 | 15 | 12 |
注:表中所列的平面度适用于ób下限不大于485MPa的钢板和钢带。对于ób的下限大于485NPa,但不大于585MPa的钢板和钢带平面度的最大值允许比表中规定值增加30%。对于ób的下限大于585MPa的钢板和钢带的平面度最大值允许比表中规定值提高50%。
(3)用途广泛用于汽车工业、家用电器工业、建筑材料工业以及小商品生产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