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束管负压采样、色谱分析,无需任何电化学传感器;
2、自然火灾预防功能,通过对检测数据趋势分析及时准确预测自然发火程度。
3、系统自动控制24小时在线监测,实现无人职守;
4、输出功能齐全:产生正常分析、束管分析、趋势分析报表及趋势图等11种图表;
5、具有气体含量超限自动报警功能;
6、数据库记录个数无限制,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技术指标
1、束管监测路数:1~60路。
2、分析周期:一次进样分析时间≤15min。
3、数据库记录个数:无限制。
4、束管取气最远距离:30Km。
5、检测气体成分及范围:O2:0~25%, N2: O~98%, C02 、CH4 : O~100%, CO、C2H4、C2H6、C2H2 :O~5000ppm。
6、最小检测浓度:FID≤0.5ppm;TCD≤10ppm
管路敷设注意事项1、 敷设管路时应尽量使路径短,少拐弯,以便减少阻力,防止曲折破坏,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路径应在,支护完好的巷道内,防止管路破坏。管路穿过风门墙体时必须打孔。
(2) 选路径温差变化要小,在温度急剧变化的地点要在温度低的一侧设置除水器或其它设施,标高较大的斜巷,应在底部设置除水器
(3) 接管箱、除水器、采样器的接头要严密不漏气,且安设位置与人体高度相适应。
2、 管路的敷设,吊挂要整齐有序,2条以上的分散管路应设置管路夹板,以便检查和维修。
3、 束管监测探头应悬挂在监测地点回风流中,且应靠近巷道顶部,吸气口正对风流方向,探头应设在顶板完好,无淋水。
4、 管路敷设完毕后,从地面化验室到井下各测点,整个系统要进行统一编号,并用压气检查管路顺序是否混乱,乱的要及时调整。每一条管路安装完毕后,必须在测点释放标准气体,详细记录管路的气压值,气体传输时间,并和地面分析的数值进行比较,管路的传输损失应在允许的范围内,否则应进一步检查管路的气密性。
5、 监测密闭内和煤体内气体变化时,应预留监测管,束管监测探头应埋设在监测管内,且用黄泥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