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
绿色包装设计是以环境和资源为核心概念的包装设计过程。具体是指选用合适的绿色包装材料,运用绿色工艺手段,为包装商品进行结构造型和美化装饰设计。材料要素材料要素包括基本材料(纸类材料、塑料材料、玻璃材料、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竹木材料、皮质材料以及其他复合材料等)和辅助材料(黏合剂、涂料和油墨等)两大部分,是包装三大功能(保护、方便和销售)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包装的整体功能和经济成本、生产加工方式及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等多方面的问题。绿色包装设计中的材料选择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轻量化、薄型化、易分离、高性能的包装材料;(2)可回收和可再生的包装材料;(3)可食性包装材料;(4)可降解包装材料;(5)利用自然资源开发的天然生态能的包装材料;(6)尽量选用纸包装。(7)尽量选用同一种材料进行包装.(8)尽量包装件可以重复使用,而不只是包装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利如标准化的托盘,可以数十次甚至数千次再利用)
包装在营销中的作用
1、保护产品保证产品在生产过程结束后,到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直至被消费掉以前,产品实体不至损坏、散失和变质。2、促进销售包装具有识别、美化和便利的功能。包装是产品的延伸,是整体产品的一部分。3、增加利润优良的包装不仅可使好的产品与包装显得相得益彰,避免“一等商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而且往往能提升商品身价,超出的价格高于包装的附加成本,且为顾客所乐意接受。
现代包装
20世纪中后期开始,国际贸易飞速发展,包装已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大约90%的商品需经过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包装,包装已成为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微波技术广泛应用于包装工业,包装设计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包装生产也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生产。包装工业和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包装科学研究和包装学的形成。包装学科涵概物理、化学、生物、人文、艺术等多方面知识,属于交叉学科群中的综合科学,它有机地吸收、整合了不同学科的新理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从系统工程的观点来解决商品保护、储存、运输及促进销售等流通过程中的综合问题。包装学科的分类比较多样,通常将其分类为包装材料学、包装运输学、包装工艺学、包装设计学、包装管理学、包装装饰学、包装测试学、包装机械学等分学科。中国已有40多所高校开办了包装工程专业,包装人才队伍日益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