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对于JI础交易这些理论性的东西开始帮助其实不是特别好,说到底交易这个东西都是用钱堆起来的,自己的钱,客户得钱,不停的肯定自己,否定自己,直到找到一些说不清道不明叫盘感的东西,这个时候对于个人交易者来说才会对以往的数据进行整理,才会有感悟,才会有交易体系的积累。投资市场的本质就是赚价格的差值,价格的差值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换取空间,在你对投资市场品种、模拟交易有了了解之后,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来找适合你的投资市场,GU票和JI金从时间上来讲利润实现时间相对较长,如果是Qi货和外汇这两个,利润实现周期短,但是由于风险高,对于心态的考验极大,因为我一直介入的都是投机,(我觉得国内的投资品种其实没什么投资可言,都是投机)同时我个人对于GU票没什么研究,觉得太耗费精力了,大盘和一些热点会看。做交易做到后来JI本上就是那么几招,如果不谈资金管理,其实就是心态。
其实任何交易,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个认识市场和认识自我的一个过程。因为人不可能十全十美,认识自己认识市场就必须有一个认错的过程体现在交易上就是我们的一个止损。我们交易的市场是一个,说简单点是一个风险管理的市场,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在控制或Z大限度控制回撤的情况下,让利润奔跑。这个里面的前景就需要我们对我们交易的品种的规律要有一个足够而有深刻的认识。这一点相当的重要。
一般情况下,一份好的报告有了逻辑、分析框架、指标、数据,结论一般不会偏离的太远。但是即使Z后结论偏离的很远,我们也不可以此来论英雄。
比如Karl Marx,他的研究结论也许很有问题,但是若干年后你去读,依然会被他宏大而精妙的问题分析框架所折服。 结论偏离不一定是它的框架和逻辑出了问题,可能是数据或者研究的立点出了问题。而这并不妨碍你学习其精妙的分析框架。另外,再优X的报告也不能替代你本人去做判断、做投资决策,如果你幻想着找到某个人或者某个公司的研究报告,就以此征战市场,那你已经输了。不同观点>相同观点关于这个点,卡蔡在公众号第1篇文章就谈过。
在你有了JI本的分析框架,具备JI本的判别能力加上谦卑的自信时,你一定要寻求有见地的异见。在与有质量的不同观点碰撞后,方能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分析框架。老报告>新报告报告分为两大类,一种为事件驱动类的(比如英国退欧后的短期影响研究),另一种为常态化的研究在此我们主要针对后一种(多数报告属于此)。多数时候,如果你过一年以后就觉得这份研究报告没太大读的意义,那这份报告很大概率不值得你去读。一份好的报告里里面的数字可以滞后,但逻辑关系依然是成立的、分析框架依然是独特且完备的。一份好的报告也许是10年前发表的,但你会发现,你也许仅仅需要把数字更新一下,马上就可以变成一份非常棒的报告。往往时间就是一个很好的甄别者,比如2004年的Merrill Lynch关于投资时钟的报告。冷门研究>热门研究这个道理很简单,人人都在说、都在看的东西,你就没必要太花精力去研究了,因为大概率已经被priced in了,如果不是momentum
非常强的市场,比如AGU,那当你杀进去,多数时候就是去当Z后接盘的。
如果是JI金定投的话,止损不止盈;投资指数类标的,认准趋势,放着别管。有行情一定坐稳、咬死; 2.一定要做到规模化,不然浪费的是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讨论规模化之前,我们来聊聊公司人的时间成本—每个月22个工作日,如果时薪为50元的话,日薪为400元,月薪为8800元。(不考虑乱七八糟的五险一金)我们还没有考虑机会成本。如果在工作中人脉关系和资源积累得当,在北上广深这种地方,一次跳槽涨薪30%左右。算算你每小时价值几何?如果没好好上班,用来盯盘炒GU啥的,每小时的回报能超过时间成本(时薪)么?那机会成本呢?如果亏损了呢?如此看来,粗略地算,上班炒GU的成本是极高的。如果GU票账户里没有十几万,这么做就是个亏本生意。这还是回报Z高的GU票投资。
防守的钱收益更低,意味着,更不值得在上面花太多的时间。老钱想说的是,规模化投资的额外收益:时间成本+机会成本;买房是一种规模化投资;看到一个不错的W贷平台,别老小额试水投一点儿,每天看看收益。与此同时,大量的现金躺在余E宝里;在我看来这是Z
傻的,浪费时间;固定收益类投资是没有“空仓”概念的。认可风险,果断all in,放着不管就行了。可以把活期产品作为仓位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