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国电解铝整体生产状态而言,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要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左右,主要表如今:电流效率相差2-3个百分点;吨铝电耗相差300-800Kwh;电解铝用阳极生产过程能耗相差3Gj/t左右;电解铝阳极消耗相差30-60Kg(折合标准煤约75-150Kg);电槽槽寿命相差1000天左右;阳极效应系数国际先进为0.1次/天.槽以下,中国好的水平在0.3次/天.槽左右。
缺乏建立在对阴极破损机理与规律透彻掌握基础上的“精细设计”技术和提高槽寿命的综合技术措施,电解槽难以达到设计寿命,早期破损率高。影响中国大型槽槽寿命的问题除了中国普遍认为的阴极炭素材料质量方面的原因外,电解槽的设计、筑炉材料、筑炉质量、焙烧启动、正常生产操作及生产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国尚缺乏对铝电解槽破损(常称为阴极破损)机理与规律的深入掌握及在此基础上的“精细设计”技术和提高槽寿命的综合技术措施。随着电解槽容量的不断扩大,槽寿命问题就更加突出。
在刚刚颁布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员认为应加强政策执行与配套,进一步压供拓需,从供需两方面完善政策,努力化解电解铝产能过剩。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在供给侧,建议多策并举严格压缩电解铝产能,尤其应加快推进电价改革,打消产能快速扩张的冲动。在需求侧,基于当前外需不振、贸易摩擦升级的现实情况,建议通过收储、拓宽应用范围等手段加大铝的国内需求,切实“消化一批”,并通过技术创新提高铝材的加工层次,获取更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