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行业的重要性及中国电镀行业的现状
电镀行业的重要性及中国电镀行业的现状:
电镀行业是制造业的基础工艺之一,电镀行业是现代工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小到一个螺丝钉,大到汽车、飞机、船舶等都离不开电镀。由于化学加工所特有的技术经济优势,不仅很难被取消或取代,而且在电子、钢铁等领域还不断有新的突破。同时,电镀产品也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所涉及的行业面也非常的广泛,包括电子、五金、塑胶、装饰、涂装、家具、珠宝等行业,电镀工艺流程在这些行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经济一直持续高速增长,世界制造业和加工业的中心向我国转移,同时当今电镀在中国的发展是飞速的,在商业圈里也是日益壮大,目前国内拥有电镀企业达3万多家,其中1/3属于电镀加工类。但是,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在电镀行业中,中小型企业占到67%。这些中小型企业数量多,生产规模小,分布不均衡,而且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多为粗放式经营,因此环境欠账太多。正因为如此,电镀成了污染的代名词,电镀污染也更加引入关注,它是重污染行业,是重点清洁生产审核对象。
长期以来,人们低估了节约水资源的价值和环境遭到污染后对社会产生的危害性,高估了企业在管理和投资改造方面存在的困难,因而许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并不认真使用有效的清洗技术。我们在技改中必须积极创新地运用各种有效的清洗技术,从源头开始治理电镀废水。
(1) 在电镀生产线上,应该普遍使用间歇式逆流漂洗与喷淋清洗组合的清洗方法,并对逆流清洗槽中的水进行空气搅拌,从而提高清洗水的利用率,大幅度降低新鲜水的用量。有条件的话,在自动线上应该考虑使用间歇式三级逆流漂洗与喷淋清洗组合的清洗方法,这样可以节约更多的水资源。在前处理和部分镀后处理的工序中,可在已经使用间歇式逆流漂洗与喷淋清洗组合的清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一水多用”的节水措施。比如,将清洗过酸洗或弱腐蚀工件的清洗水,用水泵输送到脱脂(或除油)后的清洗槽中,用于清洗脱脂(或除油)后的工件,以替代新鲜水。
电镀工艺的定义
电镀车间所进行的生产工艺可分为三个环节,即镀前表面处理、电镀处理和镀后处理。电镀工艺设备一般是指上述直接对零件进行加工处理的生产设备。
镀前表面处理的主要工序有磨光、抛光、刷光、滚光、喷砂、去油、去绣、腐蚀、中和以及清洗等。针对零件材料、形状、表面状况和加工要求,选择其中适当的几个步骤,对零件表面进行必要的修整加工,使零件具有平整光洁的表面,这是能否获得优质镀层的重要环节。镀前处理工艺中,所用的主要设备有磨光、抛光机、刷光机、喷砂机、滚光机和各类固定槽。
电镀处理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艺。根据零件的要求,有针对性选择某一种或几种单金属或合金电镀工艺对零件进行电镀或浸镀等加工,以达到防蚀、耐磨和美观的目的。电镀处理过程中所用的设备主要有各类固定槽、滚镀槽、挂具、吊篮等。
镀后处理是对零件进行抛光、出光、钝化、着色、干燥、封闭、去氢等工作,根据需要选用其中一种或数种工序使零件符合质量设备。镀后处理常用设备主要有磨光、抛光机,各类固定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