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石生成艰难,收藏亦非易事。它不仅是财力、眼力、毅力和缘分的结合,收藏过程本身,也是对藏石人综合的考验。人有多深,石有多深;石品反映人品,人品决定石品。只有人石合一,才是藏石者最1高的境界!就收藏的艰辛而言,恐怕也只有藏石人自己方能体味了。雨花石得一常品易,得一珍品难,得一精品、绝品,更是难上加难!“一吨黄砂四两石,百吨石中无一珍”,由此可见一斑。南京雨花台名满天下,世人多以为雨花石产于雨花台,其实是不确的。
雨花石在地矿的存量本来就很有限,加上近十年的疯狂的非保护性开采,导致现在的雨花石越来越少。以前我们小的时候到山下随便找找就能发现很多雨花石,现在几乎不可能了。所以现在的雨花石越来越贵了,物以稀为贵嘛。
真雨花石特点
1、色状:雨花石是一种天然的化石,就像琥珀,石头里面能看见很多自然的形状和颜色,现在能见较多的形状是条纹状,颜色以黄红绿居多。如果能有风景或人物的形状在雨花石里面,那么这将是一个价格极高,极为贵重的佳品,很难得的。
2、形状:石头大家都见过,石头不可能有规则的形状,雨花石一般以非规则的椭圆型为主,厚度不一,总之一句话,自然的一定就是非规则的。
3、硬度:雨花石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所以硬度极高,石头嘛,鸡蛋肯定碰不了的,呵呵。
4、重量:石头肯定是比较重的,拿在手上掂量掂量一般就能感觉出来。
欣赏雨花石与美学、文学、哲学、历史、绘画等有密切的联系。知识面越宽广,联想越丰富,越能在这部天书中发现庐山真面目。雨花石的精品是藏石家梦寐以求的瑰宝,从古至今,人们石、赏石、藏石,形成了独特的雨花石文化。
据说,苏东坡喜爱赏石和《怪石供》一书开创了宋代以来的赏石之风,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这里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出产于南京的“天赐国宝”雨花石晶莹如玉,1图像天成,引起了文人雅士的瞩目。文人们赏石写石,并出现了雨花石交易,掀起了第一次雨花石文化热。民国时期,雨花石的收藏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出现了有关雨花石的总结性的论著,标志着这一时期雨花石文化形态的成熟和完善。诗人赵恺写到:不是雨,不是花,你是有形的音乐,无形的诗歌,流动的绘画,静止的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