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欠款数额巨大,海鑫公司破产案成为目前国内的民营企业破产案。事实上,核实清楚海鑫钢铁的资产情况,也是运城中院最艰巨的一项工作,导致该破产重组案久拖未决。
去年7月份,海鑫方面曾公布负债104.59亿元,集团账面资产100.68亿元。当时海鑫钢铁称已是资不抵债。
今年9月10日,海鑫集团召开第二次债权人会议。9月22日,在公证部门的现场监督公证下,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海鑫钢铁重整管理人对债权人表决情况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海鑫的普通债权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共981家,所代表的债权总额为197.07亿元。
据了解,海鑫钢铁之所以有这么多债权人,是因其经营方式是钢材以钢贸商或用户预付款的方式销售,原材料则是以供应商付货款的方式采购。过去,供应商们一直以民间集资、高息融资、上下游赊欠等各种方式,极力给予海鑫钢铁支持。
不过,针对海鑫集团涉嫌行贿官员及偷逃税款及向关联公司转移资产等传闻,运城市政府在9月7日晚的通报中曾予以回应。
未来钢铁行业将处于减量化发展阶段,国有企业也必然身处其中。在这个大环境下,国企改革被赋予了更多含义,它寄托着钢铁人转型发展的希望。
钢铁行业的发展需要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可持续的发展,根本途径是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调整重组。钢铁行业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加大兼并重组力度,支持优势企业发展,减少无序竞争;同时,进一步提升 产业层级,运用先进技术、工艺、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重大装备产业升级换代,淘汰落后产能。
在减量化发展时期,钢铁行业的发展至少要遵循3个原则:一是市场化,即政府要创造 环境,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让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二是全球化,我们产能要“走出去”,特别是借“一带一路”政策实施更好地“走出去”;第三是可持 续化,要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三方面国企改革都可以起到推动作用。
如今中国的钢铁企业将面临最为艰难的时刻。这一方面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房地产和基建投资需求减少有关。另一方面,很多中小钢企苦苦挣扎,亏损也要干,恶性竞争难以避免,这给行业去产能化埋下了阴霾。最后,中国钢企产业结构升级并非一日之功,屡次试图走向高端,但均无建树,在国内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国外出口萎缩的情况下,钢铁卖出白菜价也并非奇事。
下调产量并没有对市场需求起到支撑作用。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发布的钢铁行业PMI指数显示,9月为43.7%,较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而这已是连续17个月处于50%的荣枯线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