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因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蘑、羊肚蘑。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满、痰壅气逆喘咳。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蘑。羊肚菌(Morchella),又名草笠竹,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羊肚菌于1818年被发现。其结构与盘菌相似,上部呈褶皱网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羊肚菌在山火之后的两至三年内产量特高,因此北美的采摘者会根据山火来采集羊肚菌。然而,当火灾被控制后,在同一个地区内,它的生长数量会年复一年地减少。
当蘑菇菌丝长到培养料1/2或2/3时,选晴天备足所需覆土,将其晒干打碎,土粒最’大直径不超过2厘米。然后加入5%刚加工的新鲜谷壳(注意谷壳中不要有米粒存在),与土混合均匀后,用3%的石灰水多次反复喷洒,使覆土的含水量达到18%左右,再分别喷一次500倍多菌灵、1000倍敌‘敌畏、200倍甲醛药液,覆膜密闭24小时后敞开薄膜,待药味散发后进行覆土。覆土厚度3-4厘米,并根据要求在1-2天内将覆土含水量调足至20%左右。
新型快捷干制法,是采取一种高压常温单调系统进行的。即将新鲜食用菌放入密闭的单调器中,立刻送入高压单调空气流,并使空气在单调器内循环流动。因为气体的流动,在鲜食用菌中的水分会快捷浸透到气流中。经5分钟后,突然迅速排出高压气流,水分则随气流排放到空气中。如此反复2—3次,即可除去新鲜食用菌中98%的水分,使菌体得到干制。
用此法制得的食用菌干品,用塑料袋密封贮存,可在2—3年不霉变。干制品水合能力强,在沸水中煮沸3—4分钟可迅速变软。加入各种适量的调料烹饪即可食用。
此法可抑制以往的高热干制中,因为气温高、时间长,而导致鲜菇中营养成分易受损坏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