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免疫措施
O型猪口蹄疫合成肽,种公猪每3个月接种一次,每次3头份;种母猪配种前、分娩前一个月各接种一次,每次3头份;仔猪60- 70日龄接种一次1-2头份,105-115天加强接种一次2头份;商品猪出栏前25-30天再免疫一次2头份。
改善猪群营养和环境条件
供给全价饲料,保证营养,特别是饲料中维生素营养水平,杜绝使用霉变饲料;加强猪舍环境控制,注意春季温度骤变。
紧急治疗措施
对于已经发病猪群,母猪和乳猪均可尝试使用药物—“口蹄绝杀”进行猪群耳部背侧皮下部注射治疗。
华谊兽药口蹄绝杀产品说明
【适 应 症】1、猪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口炎、心肌炎、心脏功能衰退、口疮、蹄部水泡及腐蹄病等,
2、口疮病毒引起高烧不退,继而蹄冠、蹄叉、趾间、蹄踵皮肤水泡和烂斑,口腔的唇、舌、齿、鼻盘和哺乳母畜的乳头上有水泡、溃疡和烂斑,裸露的无毛部位出现水泡、溃烂,严重者出现脱蹄而拐脚造成蹄壳脱落、腐蹄病等症,病猪破行,喜卧。
【用法用量】肌肉注射,对于仔猪和怀孕母猪,每瓶本品用于150kg体重治疗,对于育肥猪和后备母猪每套本品用于100kg体重。预防量减半。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牛、羊、猪、驼等偶蹄兽发生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
口蹄疫病毒目前已知有七个主型,即:A、O、C,南非(SAT)1、2、3和亚洲I型,每个主型又有许多亚型,现已鉴定的亚型就有60多种。亚洲地区主要有A型、0型及亚洲I型。
本病以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方式传播。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其次为损伤的皮肤和粘膜,经呼吸道也易感染,空气可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
病初家畜出现呆滞,无食欲,高烧及发抖。尔后嘴唇不断张合、流涎,站立不稳,有踢踏动作。病理变化特征为鼻镜、口腔、齿颧、舌、蹄冠、蹄叉。蹄睡及乳房(主要是哺乳母猪)形成水泡和溃烂,病畜跛行,喜卧;怀孕后易流产;幼畜可因肠炎和心肌炎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猪口蹄疫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人畜共患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分布,同猪的水疱病类似,都会引起病猪的蹄冠、趾间、蹄踵皮肤发生水疱和烂斑。其病毒有多个抗原型,每个主型也有多个亚型,各个主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一个主型之间多个亚型也不可全部交叉免疫,所以造成口蹄疫难以抑制。
猪口蹄疫的发生和流行同样离不开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猪三者构成的链条,其流行强度、波及范围与病毒株、宿主抵抗力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