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的温度
轴承的温度,一般由轴承室外的温度就可以测出来,如果利用油孔能直接测量轴承外圈温度,则更为合适。
通常,轴承的温度随着轴承运转开始慢慢上升,1-2小时后达到稳定状态。轴承的正常温度因机器的热容量,散热量,转速及负载而不同。如果润滑、安装不合适,则轴承温度会急骤上升,出现异常高温,这时必须停止运转,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使用热感器可以随时监测轴承的工作温度,并实现温度超过规定值时自动报警或停止防止燃轴事故发生。
高温经常表示轴承已处于异常情况。高温也有害于轴承的润滑剂。有时轴承过热可归诸于轴承的润滑剂。若轴承在超过125℃的温度长期连转会降低轴承寿命。引起高温轴承的原因包括:润滑不足或过分润滑,润滑剂。内含有杂质,负载过大,轴承损环,间隙不足,及油封产生的高磨擦等等。
1.使用轴承应注意以下事项:
a、保持轴承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即使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灰尘进入轴承,也会增加轴承的磨损,振动和噪声。
b、使用安装时要认真仔细,不允许强力冲压,不允许用锤直接敲击轴承,不允许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
c、使用合适、准确的安装工具,尽量使用专用工具,极力避免使用布类和短纤维之类的东西。
d、防止轴承的锈蚀,直接用手拿取轴承时,要充分洗去手上的汗液,并涂以优质矿物油后再进行操作,在雨季和夏季尤其要注意防锈。
轴承的径向(轴向)游隙是当轴承无外负荷作用时,一套圈相对另一套圈,从一个径向(轴向)极限位置移向相反极限位置的径向(轴向)距离。在现实中由于套圈的形状误差和滚动体的不一致性,它应采用在套圈的不同方向以及套圈和滚动体不同相对位置状态下的径向(轴向)位移的平均值。
游隙是轴承的一个重要技术参数,它直接影响到轴承的载荷分布、振动、噪音、摩擦、温升、使用寿命和机械的运转精度等技术性能。游隙过大、会引起轴承内部承载区域减小,接触面应力增大,从而使用寿命缩短。
游隙过大,会引起轴承内部承载区域减小,接触面应力增大,从而使用寿命缩短。过大的游隙还会使轴承运转精度下降,振动和噪音增大。游隙过小,可能会在实际运行中出现负游隙(过盈),引起摩擦发热增大,温升提高,进而使有效游隙更小或过盈更大,如此恶性循环将导致轴承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