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运转和润滑油的使用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在挑选润滑油的时候,要注意查看润滑油的性能,今天济南阿尔顿的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辨别润滑油的性能:
1、适宜的粘度:润滑油的粘度如果过大的话会增大机件磨损,过小的话不能形成可靠油膜,不能保持润滑,磨损大。因此,粘度适宜最重要,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好。
2、良好的耐温性能:无论是温度高还是温度低都能够适应,保证顺利起动。
3、良好的润滑性:这是生产润滑油最重要的因素,需要保障发动机在高负荷、高压的条件下,润滑油发挥良好的润滑作用。
4、抗氧化及热氧化性能好:。润滑油中应添加各种抗氧化添加剂,避免其氧化变质。防止它氧化生成物使润滑油变质失效,造成发动机许多故障。
5、良好抗泡沫性:为了保持润滑油产品的功效,必须加入良好的泡沫抑制剂产品,抑制泡沫的产生。
给汽车加润滑油,主要是用来保养维护汽车的,但是润滑油具体都有哪些的作用大家知道吗?今天济南阿尔顿的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润滑作用:润滑油应用在摩擦部位后,就会粘附在摩擦表面上形成一层油膜,减少摩擦机件之间的阻力,防止机件损坏,起到润滑的作用。
2、冷却作用:发动机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产生热量,多余的热必须排出机体,否则发动机会由于温度过高而烧坏。因此,润滑油需发挥它的冷却作用让热量散发。
3、洗涤作用:由于发动机在工作中会入空气中带来的砂土、灰尘等许多污物,长时间不进行清洗会造成机件的磨损,活塞环粘结卡滞,导致发动机不能正常运转。因此,山东润滑油代理建议应该及时的清理掉这些污物。
4、密封作用:润滑油在发动机的气缸与活塞、活塞环与环槽以及气门与气门座间隙中形成的油膜,保证了气缸的密封性,保持气缸压力及发动机输出功率,并能阻止废气向下窜入曲轴箱。
5、防锈作用:润滑油在机件表面形成的油膜,可以避免机件与水及酸性气体直接接触,防止产生腐蚀、锈蚀。
6、消除冲击载荷:轴承间隙中的润滑油将缓和活塞、活塞销、连杆、曲轴等机件所受到的冲击载荷,使发动机平稳工作,并防止金属直接接触,减少磨损。
润滑油指标基础知识,济南阿尔顿的小编给您介绍一下
1.润滑油的理化性能指标
(1) 颜色
润滑油的颜色与基础油的精制深度及所加的添加剂有关。在使用或贮存过程则与油品的氧化、变质程度有关。如呈乳白色,则有水或气泡存在;颜色变深,则氧化变质或污染,所以可以进行前后对比判定润滑油产品质量。润滑油颜色的测定可按B/T6540-86进行。
(2) 粘度
粘度是润滑油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性能指标。大多数润滑油都按运动粘度来划分牌号。润滑油的粘度越大,所形成的油膜越厚,有利于承受高负荷,但其流动性差,这也增加了机械运动的阻力,或者不能及时流到需要润滑的部位,以致失去润滑作用。不同的使用设备需要不同粘度的润滑油,所以粘度测定的意义相当重要。
(3) 粘温特性
温度变化时,润滑油的粘度也随之变化。温度升高则粘度降低,反之亦然。润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称为润滑油的粘温特性,它是润滑油的重要指标之一。
表示润滑油粘温特性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粘度比,另一种是粘度指数VI。粘度指数是由两种标准油的假定粘度指数演算而得的。一种油的VI值越大,表示它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越小,通常认为该油品的粘温特性越好。使用粘度指数高的润滑油,在高温运行情况下油品仍有较好的油膜厚度,以保证设备运行中有较好的润滑效果。
(4) 凝点和倾点
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油品停止流动的高温度,一般润滑油的使用温度应比凝点高8~15℃。凝点可按GB/T510-83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倾点是油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到能继续流动的低温度,也是油品流动的极限温度,故能更好地反映油品的低温流动性,实际使用性比凝点好。润滑油的低使用温度应高于油品倾点10℃以上。倾点可按GB/T3535-83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5) 闪点
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主要与润滑油的组分有关。油品蒸发性越大,其闪点越低。同时,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在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和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进行确定。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即可安全使用。闪点可按GB/T267-88或GB/T261-83规定的方法测定。